却说李宽离了比丘国,驾云而行,但见前方金光万道,瑞靄千条,仙云繚绕中隱现一座神山,直插霄汉,其形如七宝琉璃,其色似五彩玛瑙,非是凡间景象。
山中传来阵阵梵音道乐,清越悠扬,令人闻之心旷神怡,尘虑顿消。
“此山气象非凡,竟是佛道交融,祥瑞匯聚,莫非有甚法会?”李宽心念微动,按下云头,落於山前。
只见山麓立一巨大玉碑,上书三个古朴大字:“须弥境”。
旁有金文小楷:“三界仙真佛老聚会之所,论道谈玄,共参妙理。”
正观看间,忽闻身后祥云繚绕,仙乐声声。
回头望去,但见八位仙人各持法宝,踏云而来。
当先一人骑驴,手持渔鼓,容貌清奇;其后依次是持剑者、持笛者、持荷者、持篮者、持葫芦者、持扇者、持玉板者,正是那上洞八仙: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蓝采和、铁拐李、汉钟离、曹国舅。
八仙见了李宽,纷纷拱手见礼。
吕洞宾笑道:“我道是谁先至一步,原是觉正真人。
真人在东海力挫魔神,功德巍巍,我等在蓬莱便已听闻,佩服之至!”
李宽还礼道:“纯阳真人过奖了。
贫道也是恰逢其会,尽些本分罢了。诸位道友这是往须弥境赴会?”
张果老轻拍渔鼓,呵呵笑道:“正是。今岁乃王母娘娘八元四千岁圣诞,又逢如来佛祖宣讲新得《大乘妙法莲华经》,故於此须弥境设『蟠桃法会,邀三界仙佛齐聚。真人既至,何不同行?”
李宽闻是蟠桃盛会,心下恍然,自是应允。
眾仙遂一同上山。但见山路以白玉铺就,两旁瑶草奇不绝,苍松翠柏长青。仙鹤衔芝,灵猿献果,处处透著仙家气象。
行至半山腰,见一凉亭,匾额题“迎仙亭”三字。亭中早有仙官等候,见眾仙至,忙迎上来,笑容可掬:
“诸位上仙驾临,有失远迎!小神乃灵霄殿前引仙使,奉玉帝、王母之命,在此迎候眾仙。法会尚未开始,眾仙可先至『薈英园小憩,品茗论道,待吉时再入主会场。”
眾仙隨引仙使前行,不过片刻,眼前豁然开朗。
但见一片极大园林,琼楼玉宇掩映其间,奇异卉爭妍斗艳。
园中已有数百仙真聚集,三五成群,或坐而论道,或散步赏景,皆是仙风道骨,气度不凡。
忽见东首祥云瀰漫,异香扑鼻,一群女仙迤邐而来。
为首一位,头戴凤冠,身披霓裳,容貌端丽,仪態万方,正是崑崙山西王母。
身旁跟著嫦娥仙子、麻姑、百仙子、嫦娥仙子等一眾女仙。
西首则佛光普照,梵音悠扬。
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等诸位大士缓步而来,身后隨著十八罗汉、各路揭諦、金刚。
又有玄都大法师、镇元大仙、太乙救苦天尊、黎山老母等玄门高真相继而至。
一时间,园中群仙薈萃,宝光冲霄,瑞靄千条,难以尽数。
八仙与李宽寻一处清净所在坐下,自有仙娥奉上香茗仙果。
那茶是崑崙山顶的“云雾仙毫”,入口甘醇,蕴涵灵气;那果是蟠桃园新摘的“三千年紫纹桃”,咬一口汁水淋漓,延年益寿。
眾仙正品茗閒谈,忽见南方天际霞光万道,龙吟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