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少年李宽蓬头垢面,跪在洞前。
祖师问道:“你本藩王之尊,为何舍了荣华?“那少年叩首道:
“弟子生死之间走了一遭,方知红尘富贵皆虚妄,愿求长生大道!“
景象消散,祖师道:
“你当日能舍王位,正如普贤菩萨弃位出家。#039;觉正#039;者,觉迷途而归正路也。“言罢,取出一卷竹简,“此乃《黄庭》补註,你且拿去参详。“
李宽双手接过,但见简上字跡古朴,显是祖师亲笔所书,不由鼻头一酸。
想起当年初至方寸山,祖师深夜传道;
自己修行遇障,祖师三敲头顶;弱水定澜归来,祖师含笑抚顶。。。种种恩情,涌上心头。
正待言谢,忽闻洞外雷声隱隱。
祖师掐指一算,嘆道:“时辰到了。“李宽不解其意,却见祖师肃然道:
“你既已证得金丹,根基浑厚,五行圆融,当可习得护道神通,以应诸般劫难。”
待李宽气息稍平,祖师沉声道。
“神通虽妙,终是护道之用。修道之人,欲得长生久视,还有三重大劫,谓之『三灾利害,乃天地大道对窃阴阳、夺造化者之考验,避无可避!”祖师声音转为凝重。
李宽心头一紧,屏息凝听。
“此三灾,非雷火风之表象,乃大道显化之劫数。”
“五百年后,天降『贔风之灾!此风非凡间之风,自囟门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若根基不固,道心不纯,纵有金刚不坏之躯,亦化齏粉!”
“又五百年,天降『阴火之灾!此火非石中火、木中火,乃『无名之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臟成灰,四肢皆朽,苦修千年之神通道行,俱为虚幻!”
“再五百年,天降『天雷之灾!此雷乃混沌神雷,非金非木,非水非火,乃大道本源之怒,劈顶门,碎元神!任你万载修为,顷刻间魂飞魄散,真灵泯灭,永墮轮迴之外!”
祖师每说一灾,李宽便觉一股寒意自尾椎升起,直衝天灵。
金丹带来的逍遥之感,在这煌煌天威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恩师!此三灾利害,如此可怖,可有躲避之法?”李宽声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祖师见他並未被嚇倒,眼中露出一丝讚许,沉声道:
“躲避三灾之法,根本在於『固本培元,明心见性!根基愈厚,道心愈坚,灾劫威力自会相对减弱。然此乃水磨功夫,难保万全。故需辅以『避劫秘术!”
“那猢猻当年学的是地煞变化,有七十二般,灵动诡变,善避实击虚。”
“然汝之道基,中正平和,厚德载物,更宜修习『天罡大法!”
祖师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金玉坠地,直入李宽神魂:
“天罡大法,有三十六般大神通,乃斡旋造化之枢机,驾驭天地之正理。”
“虽无地煞变化之繁复,却更重本源,威力宏大,堂堂正正。”
“如『划江成陆、『翻江搅海、『鞭山移石、『指地成钢、『驾雾腾云、『纵地金光、『挟山超海、『撒豆成兵、…诸般妙用,存乎一心。”
“习之,可掌五行生剋,御风雷水火,乃至逆乱阴阳!此乃护身卫道,行走三界之根本法门!”
言罢,祖师並指如剑,隔空点向李宽眉心。
一点清光乍现,瞬间没入!
李宽只觉泥丸宫轰然震动!
无数玄奥莫测的符文、图籙、真言如星河倒灌,汹涌澎湃地涌入识海!
正是那三十六般天罡大神通的奥义精髓!
祖师收回手指,看著弟子,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