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虚假宣传,还是真的实现了在屏幕和后盖上的技术突破?”
这是每一个厂商高层,此刻心里都在反覆质问自己的问题。
如果是有为公司在搞虚假宣传,那他们或许可以鬆一口气。
虽然这会让有为在短时间內赚足了眼球,但一旦被揭穿,其品牌形象將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到时候,他们这些“友商”,反而能坐收渔翁之利。
但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呢?
如果有为手机真的解决了屏幕易碎、后盖易划的行业痛点,那对他们来说,无异於一场灭顶之灾!
“我们研发了这么多年,在屏幕玻璃和后盖材料上,都卡在了瓶颈,”某知名手机厂商的研发总监,此刻正眉头紧锁地对著他的团队说,“有为是怎么做到的?他们难道悄悄地研发出什么黑科技了?”
“他们不会是和什么供应商合作了吧?”另一家手机厂商的市场部经理,则將目光投向了供应链领域。
他知道,有为手机的强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们掌握著核心的供应链资源。
“市场团队必须全力以赴,去调查清楚这件事情!”
所有厂商的內部,都发出了同样的指令。
他们开始动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和人脉,去打探有为手机的供应商情况,去挖掘屏幕玻璃和手机后盖的生產商。
他们甚至不惜出高价,去收买有为公司內部的员工,只为了获取一点点关於新材料的內部情报。
一时间,整个手机行业,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和猜忌中。
手机品牌厂商,在疯狂地打探有为新材料的底细之余,还要面对更严峻、更深远的问题。
它们还要考虑,手机屏幕和后盖材料的技术一旦真的得到了突破,用户的手机变得更耐用了,摔不碎、划不了,那会不会影响到用户智慧型手机更新换代的频率?
会不会导致手机销售市场整体受到衝击?
“老王,你觉得,如果手机真的不用担心屏幕摔碎,我们的用户换手机的频率,会降低多少?”某知名手机品牌的老总,此刻正心神不寧地对著身边的助手问道。
助手额头冒汗,他知道这个问题极其致命。
毕竟,手机屏幕摔碎,是导致消费者换新机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如果这个原因不存在了,那他们的销售额,还怎么保证?
另一个厂商的市场部经理,则在一张巨大的数据图表前来回踱步。
他指著图表上“屏幕维修率”和“换机周期”的关联数据,焦急地对身边的团队说:“你们看!这两条曲线的关联性太高了!一旦屏幕真的抗摔耐磨,我们的换机周期,很可能从两年延长到三年,甚至更久!这……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除了对市场大盘的担忧,他们还要面对一个更现实、更紧迫的抉择:它们要不要跟进,推出採用这种『抗摔、抗划、耐磨材料的新款手机?
如果不跟进,那就意味著他们的產品,在有为新机面前,將毫无竞爭力。
有为手机的独家卖点,会让他们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吸引走所有追求品质和耐用性的消费者。
他们辛苦经营多年的市场份额,很可能会在一夜之间被蚕食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