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的秘密一旦彻底暴露,那他定然是死,没得跑。
造反,虽然不是一个好选项,但确实是无奈的选择。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韦天奉,“今日已经是六月初六,距离六月十四已经就剩几日了,我认可你的判断,但我建议,先跟他耗着,以免咱们仓促行事,误了王爷的大计。”
若是耿有量说别的,或许韦天奉不会太在意,但提到越王,韦天奉就要清醒许多。
闻言他想了想,点头道:“也可,反正就是跟他耗着,他能带几日军粮?只要不开城门,不放他进城,无妨!”
二人就此说定,各自下去安排。
很快,一阵诡异的风便在定海城的各处刮起。
城门被直接关闭,除开知府和指挥使下令,其余任何人不得进出。
钦差率兵讨伐定海的消息,也直接被耿有量和韦天奉传了出去。
就如同当初朱俊达在定海城外的山上对盐商总会的卢雪松所豪言的那般,整个定海城,上上下下,几乎都是这个走私链条之上的人。
他们不怕这些人因此生出什么二心。
所以,在一番鼓动之下,并没有费多大力气,众人便统一了思想。
无论如何,不能让钦差的军队进城,不能让定海的秘密暴露!
整个城池,此刻都进入了一种群策群力,齐心共进的准备状态。
众人用从众的忙碌,掩盖着自己心头的惶恐与紧张。
当时间来到了傍晚,定海卫撒出去的探子,飞马回报,带回了一个让人愈发紧张的消息。
朝廷大军已经抵达定海城外四十余里,明日一早,便可出现在定海城外!
这个消息,原本只是汇报给指挥使韦天奉的,但在传递的过程中,难免泄露,而后自然而然地传遍了全城。
众人的心瞬间紧张了起来。
虽然说着不得不反,但那毕竟是朝廷的兵马,一旦迈出那一步,可就彻底没法回头了。
不止这些城中的士绅、商户心头忐忑,就连定海知府耿有量和定海卫指挥使韦天奉心头都是忍不住有些七上八下的。
造反二字,说起来只需要嘴皮子一翻。
但做起来,可是真提着脑袋上阵的。
事到临头的时候,还能安之若素的,那都不是一般人,显然他们还没到那个水平。
定海卫只有五千人,喝点兵血吃点空饷,能战的也就四千来个,军械还差,城防也完全称不上有多坚固。
一旦彻底撕破脸,朝廷一击不成,可是还能调集数千乃至数万的大军,源源不断地围攻,自己这帮人又能支撑得下去吗?
别的不说,齐政挥手就可以调来对他言听计从的苏州卫。
那可是能够将数千倭寇的聚歼的狠角色,定海卫这一帮酒囊饭袋哪里打得过啊!
韦天奉沉声道:“不必担忧,王爷必然不会坐视不管。只要王爷举事,这局势便瞬间可以逆转!”
他这话,既是说给耿有量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壮胆的。
耿有量欲言又止,心头却在暗想着:如果王爷让他们正好就在这儿牵制齐政呢?
他看得比韦天奉这个兵痞子要远些,结合当前的江南时局,他感觉越王很可能会做出一些对他们个人不那么友好的决断。
比如,届时他们独自扛着齐政和朝廷大军,给王爷争取时间。
然后王爷成功了,他们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