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民俗从傩戏班子开始全本 > 第233章祭阴土上宫观13(第2页)

第233章祭阴土上宫观13(第2页)

这一次,不是哀婉的召唤,而是一支从未听过的曲调??急促、跳跃、带着某种近乎狂喜的律动。像是奔跑,像是追赶,又像是庆祝一场迟到百年的重逢。

紧接着,井壁开始发光。

不是火焰那种炽烈的红,而是柔和的蓝绿色,如同深海珊瑚发出的微光。一级级台阶逐一亮起,宛如银河倒悬。而在那光芒之中,影影绰绰出现了许多人影:有披发跣足的巫觋,有手持竹简的儒生,有背着行囊的游方郎中,还有一个穿着民国学生装的女孩,手里紧紧抱着一叠稿纸。

他们是被抹去的讲述者。

是那些在“净化”浪潮中被迫沉默的人。

此刻,他们正沿着未名之阶缓缓上升,每个人的唇都在动,却没有发出声音。但他们的眼神明亮,脚步坚定,仿佛终于等到了可以开口的时代。

最前方那位老者,白须垂胸,手中握着一根断裂的毛笔。当他踏上地面时,忽然抬手一挥,空中竟浮现出一行墨迹淋漓的大字: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字迹悬停片刻,随即散作点点星光,洒向四方。

人群中爆发出啜泣与欢呼。

僧人带领尼姑们开始诵经,不是梵语,而是汉语古音,一字一顿,庄重如誓。牧民们取出羊皮囊,将祖辈口述的史诗片段倾倒而出,那些话语并未落地消失,反而升腾成雾,在空中交织成一幅幅流动的画面:骑马的英雄、迁徙的部族、祭祀的篝火……

北京来的学生团队则启动了一套自制装置??由数百个微型扬声器组成的环形阵列,连接着数据库。他们将全国各地近年来上报的“异常语音事件”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这些声音竟遵循某种古老的语言结构,类似于上古汉语与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混合体。

“这不是巧合。”带头人声音嘶哑,“这是一种‘集体记忆共振’。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时刻呼唤同一个名字,或重复同一句话,就会激活某种……潜藏在文化基因里的回声。”

就在此时,井中传来一声极轻的“咔哒”。

像是锁链断裂。

所有人屏息。

只见井心最深处,一块巨大的青石缓缓移开,露出下方一条狭窄的阶梯。它比未名之阶更陡、更暗,石阶表面布满奇异纹路,细看竟是无数被刀削斧凿过的文字残痕??甲骨、金文、篆隶草楷,层层叠压,仿佛千百年来所有被销毁的文字最终都沉淀于此。

小归走上前,俯身望去。

阶梯尽头,隐约可见一座石室,门楣上刻着四个古篆:

**藏名堂**。

“原来如此。”他低声说,“这不是终点,是源头。”

传说中,守语司最早并非镇压机构,而是保护组织。它的前身是“藏名堂”,专司保存濒危语言与隐秘知识。直到某一代掌权者将其扭曲为清洗工具,才导致万语俱焚、百音归寂。

而现在,门开了。

意味着,真正的清算开始了。

禾苗拿起稻草笛,走向阶梯入口。

“你要下去?”小归问。

她点头:“林朔用命点燃了灯,我们不能让它熄。如果下面还有名字等着被叫醒,那就让我去喊。”

“可你不一定能回来。”

“我知道。”她笑了笑,“但你也说过,有些人走了,也没走。他们会变成风,变成声音,变成孩子嘴里跑调的歌。”

她迈步踏上第一级台阶。

脚步落下那一刻,整座终焉之井开始共鸣。墙壁上的文字逐一亮起,如同苏醒的记忆神经。她感到脚下传来阵阵温热,像是大地的心跳。

她没有带火把,也不需要。因为她看见,每一级台阶的缝隙里,都钻出了小小的蓝莲花,花瓣透明,花蕊中闪烁着微弱的光点??那是名字的魂。

她一边走,一边轻声念出沿途看到的文字:

>“阿?……”

>“乌力吉……”

>“陈十四娘……”

>“巴图尔汗……”

每念一个,那朵蓝莲花便绽放一分,光也强一分。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抵达石室门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