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传到大楚却并不受欢迎。
只有边关的一些士兵,生活在那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喜欢喝烈性酒。
再有就是一些底层的劳力爱喝烈酒。
不过苏砚在酒吧混迹多年,调酒的手法多少还是学到了几招。
到时候酒制作出来了,稍微调制一下,肯定也能风靡。
届时如果再配上烧烤,那肯定受欢迎。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了。
苏砚当下便是带着村民把谷种先播种下去。
好的是村民们虽然不理解,却仍旧无条件的支持执行,这让代理族长很高兴。
这样看来,昨天被苏文丕带走的一些刺头反骨仔,也算是一件好事。
至少现在苏砚在这群人中的权威没有人质疑。
苏砚这边忙得不可开交,李玉莲那边也没闲着。
她召集了村子里的半大不小的孩子,跟着她一起上山。
她按照苏砚的吩咐,挖了许多木薯,然后又将木薯树种了回去。
这些小孩子都接受了严格的‘就业指导’,不会把挖木薯的事透露半句。
而且很多小孩也不认识木薯,这倒省了向他们解释的麻烦。
况且只要教得好,很多时候小孩子是比大人还要靠谱的。
她们的力气虽然不大,不过好在这并不是一个很费力的事。
而且这些孩子都是农村长大的,从小都在干农活,业务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苏砚看到众人挖回来了这么多木薯,还是有些吃惊。
他让李玉莲带着这些孩子啊,按照老办法先处理木薯。
其他人几乎都去劳作了,因此她们洗木薯并未被人发现。
木薯洗净后,她先是将木薯蒸熟,又按照苏砚的吩咐将木薯捣成泥,再往里面加一些野菜叶子。
最后,再捏成丸子。
这样一来,这些带着淡绿色的丸子,便和木薯最开始的样子完全不同了。
苏砚也带来好消息。
村南头的本地梨树又有一批新果子成熟。
苏砚让人去摘了一大筐回来。
估摸着众人活儿干得差不多了,他便带着李玉莲开始做晚饭。
将梨切成丁炖汤,然后水开后把木薯丸子下在里面。
做法非常简单。
不过还不待起锅,香气早已醉倒一大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