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苏砚,自以为写了两首诗,就敢在这里胡言乱语。
等到打发走了这三个辽人,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
于老也是觉得不可思议。
自从和苏砚相识,这一路相处以来,可以看出,苏砚还是忠君爱国的。
否则,如何能写出《僵卧孤村不自哀》和《为李光复赋壮词以寄之》这样的诗。
况且,他为北镇所献的计策,也足以彰显此人乃是极其聪明的人。
只不过此刻怎么会有这样的提议。
哪怕辽人同意多给点粮食,但是对辽人开放港口意义十分重大,远不是一点儿粮食所能比拟。
他疑惑不解,便让人将苏砚叫道身边。
“立仁,你这是何意?”
苏砚也低声道:“于老,就算今日祁王殿下不答应,在我看来,他日朝中必然有人会答应。”
“只要殿下和于老愿意相信我,晚生保证,让这些去拿码头他们都不愿意拿。”
祁王没好气道:“若不是于老赌上身家性命为你作保,苏砚,我是不会答应你的。不过你好自为之,若是搞砸了,本王绝不轻饶!”
耶律一休不知道这三人在讨论什么,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不过等到苏砚走下来后,祁王竟然意外地说道:“一休小王爷,本王同意用粮食换码头。只要你肯先送上粮食,本王便令徐知府将江宁东边码头交付给你管理。”
“真的?”这倒是意料之外,耶律一休没想到祁王竟然答应得这么快。
“没问题,祁王,要多少粮食,你尽管开口,我马上便令人送来。”
苏砚微微一笑:“一休哥,你说的话可管用,可能代表金国?”
“自然管用!本次南下事宜由本王全权办理,两国之事,本王的印玺便如同父王的玉玺!”
“那就好,那王爷,我们就将此事写入合约之中,作为凭证。这契约便如同国书,你可能代金国皇上答应?”
“好!既然祁王能够代替大楚皇帝答应,我也能代替父王答应,不过这合约内容?”
“很简单,金国想要在大楚经营多少码头都没关系。只不过,每座码头都得用粮食来换。而且,得先将粮食交付足了,我们才让出码头。”
耶律一休稍一犹豫。
虽然这条件十分诱人,可他害怕其中有诈。
刘太和低声道:“王爷,这是好事,如果能够一举多拿下几个楚国的码头,到时候我们大军南下,岂不更加方便。只不过要多少粮食可得问清楚。”
“一座码头你们要多少粮食?”
苏砚伸出一个手指头。
“一千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