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为啥不信我是重生者笔趣阁最新 > 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敢擅专(第1页)

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敢擅专(第1页)

“这孩子,现在忙成啥了。”

“不过就是一个大一的学生而已,偏偏要搞出这么大的场面,搞了一个万人规模的集团公司还不行,又要收购一个万人大企业,哪有这么多时间去管那么多事情啊?”

“偏偏他还想。。。

风雪停了,昆仑山口的夜空清澈如洗,银河横贯天际,仿佛一条流淌着光的河。尚德站在实验室顶层的露台上,仰头望着那片熟悉的星空,手中握着一杯早已凉透的咖啡。他的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投在身后玻璃幕墙上,像一根沉默的柱子,撑起这座城市的灯火。

他已经三天没合眼。

“光?能?行”三个字还挂在会议室的主屏上,未被撤下。极光星辰项目正式启动,代号LX-999,由他亲自挂帅,直接向董事会汇报。涂致调来了集团最精锐的研发、生产与供应链团队,甚至从华威挖来了一位负责整车集成的副总工程师。一切都以最高优先级推进。

但尚德知道,真正的难关才刚开始。

第四天清晨,他在办公室沙发上醒来,脖子僵硬得几乎转不动。手机震动不止,是陈芳发来的消息:“第一条产线的地基勘探完成,选址确认在青海格尔木新能源产业园。但当地电网负荷不足,需要新建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审批流程至少三个月。”

他揉了揉太阳穴,回了一句:“联系国家能源局,我亲自去一趟。”

两个小时后,他已坐在飞往西宁的航班上。窗外云层翻涌,如同他脑海中的思绪??产能、成本、良率、交付周期、安全标准、国际认证……每一个环节都像一根细线,牵动着整张巨网。稍有断裂,便是万丈深渊。

下午三点,他抵达格尔木。寒风扑面而来,空气干燥刺骨。接待他的是园区管委会主任赵卫东,一个五十岁出头的老西北汉子,嗓门大,说话直。

“尚博士,您这项目我们欢迎啊!可您也知道,这儿不是深圳,不是上海。电力、物流、人才,哪一样都不够看。您要建GWh级产线?光是变压器就得从西安运过来,路上要是遇到大雪封山,耽误一个月都有可能!”

尚德点点头:“所以我来了。”

赵卫东一愣。

“我不只要一块地。”尚德看着他,“我要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支持系统。电力专线、氢能备用电源、低温环境测试中心、工人培训基地、家属安置房……这些,我都想一次性落地。”

“您这是要把整个产业链搬过来?”赵卫东瞪大眼睛。

“没错。”尚德微笑,“而且我会带来至少两千名高技能员工,未来三年预计带动上下游企业二十家入驻。如果政府愿意配套支持,我可以承诺:五年内,这里将成为全球全固态电池的核心制造基地。”

赵卫东沉默良久,猛地一拍桌子:“好!我这就上报省里,明天就开协调会!”

当晚,尚德住在园区招待所。房间简陋,暖气时断时续。他蜷缩在被子里,却睡不着。脑海中不断浮现昆仑山口那个小战士递来的纸条,还有李队长那句“上面批不批啊”。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再先进的技术,也抵不过一句“不同意”。

第五天,青海省发改委召开紧急会议。尚德列席,做了四十分钟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报告。当他展示出“极光星辰”的电池模组在零下六十度环境下仍能稳定输出功率的数据时,全场鸦雀无声。

一位副厅长低声问:“这数据……真实吗?”

尚德只说了一句:“我在昆仑山口待过七天。如果您愿意,我可以带您去哨所住一晚,用我们的电池给您烧壶茶。”

会议结束,批复文件当天晚间下发。电力部门启动绿色通道,变电站项目纳入省级重点工程;交通厅承诺三个月内完成专用货运通道升级;教育厅协调青海大学开设新能源材料定向班……

尚德终于松了一口气。

回到北京,已是第十天。

公司内部却出了问题。

王磊提交辞呈。

“我不是退缩。”他在办公室里对尚德说,声音沙哑,“我是怕。我们现在的工艺,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大规模生产必然面临界面阻抗突增、锂枝晶穿透、热膨胀失衡三大难题。一旦量产,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故障率,装在车上就是致命事故。我不想成为那个签字的人。”

尚德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等他说完,尚德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窗帘。阳光洒进来,照在桌上那块SD-FS01原型机上,银灰色的外壳泛着冷光。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做出这块电池的时候吗?”尚德轻声问,“两年前,在B3实验室,凌晨两点,电压表跳到4。8V那一刻,我们都哭了。”

王磊点头。

“那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没有资金,没有设备,连手套箱都是二手的。可我们做出来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相信,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哪怕没人看好。”

他转身盯着王磊:“现在我们有钱了,有资源了,反而不敢做了?”

王磊低头,手指微微颤抖。

“我不逼你留下。”尚德语气缓了下来,“但我想告诉你一件事??我已经联系了军方,申请使用他们的极端环境模拟舱进行千次循环压力测试。同时,我会把所有工艺参数公开给第三方检测机构,接受全程监督。如果有问题,我们在出厂前发现;如果有风险,我亲自承担责任。但这条路,我不会停。”

王磊抬起头,眼中已有水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