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私了,也只拿到了八万块钱。
其实那时候,蓉城的房价才三千左右。
一套两居室,不过二十来万。
但那时的她,哪里还有心思去想买房?
丈夫的死,几乎抽走了她所有的精气神。
在老家浑浑噩噩地陪了秋秋两年,可没了男人,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村子里,孤儿寡母的日子有多难熬,只有她自己知道。
而且她也不想秋秋和她一样,希望她在大城市上学、长大,是城里的娃。
最终,她还是硬着头皮回去了蓉城。
可笑的是,此时的蓉城房价已经涨到了接近六千,翻了一倍。
她太知道赚钱有多不容易了,那是丈夫用命换来的八万块啊。
这么一折腾,首付都不够了。
她不敢赌,也不愿赌。
所以她只能咬着牙,把那八万块钱存成了死期,自己拼了命地去餐馆后厨打工,想靠自己的手再去挣一个首付出来。
谁想到,她刚好一头撞上了华夏房地产最疯狂的黄金十年。
从08年开始,房价开始一路狂飙,她赚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越是这样,她就越珍惜那笔“死亡赔偿金”,也越是舍不得出手买房。
直到2014年,为了让上初中的秋秋能有个安身之所。
她才在现在的小区租下了一套两居室,将女儿接了过来。
为了能多赚点钱,一直在餐馆后厨打工的她,又租下了一个小门脸,开始自己做小吃生意。
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也因此彻底忽略了正处在青春期的、敏感的秋秋。
可房价,还在继续飙升。
尤其是2017年,整个蓉城的房价再次暴涨一截,她看着报纸上的数字,只觉得心如刀割。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秋秋的奶奶又重病住进了ICU。
家里的其他亲戚,秋秋的大伯、姑姑,没有一个人愿意出钱。
反而都惦记着她手里那笔“赔偿金”,惦记着她在蓉城攒下的那点辛苦钱。
可她的钱,是要留着给女儿买房子的。
尤其是在房价天天都在涨的情况下,让她把钱拿出来,去赌一个医生都说希望渺茫的机会,她自然不可能同意。
而且,当时秋秋的奶奶,也说不要再浪费钱了。
再然后,就是她们母女俩彻底反目成仇。
等到秋秋即将读大三,面临就业时。
她对女儿不回蓉城的恐惧,达到了顶点。
她害怕这个被自己亏欠了一辈子的女儿,真的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彻底消失。
所以,她才终于放弃了所有的坚持,几乎是在房价的最高点,掏空了一生的积蓄,买下了“和谐雅居”那套写着女儿名字的房子。
本来合同上白纸黑字地写着,在秋秋毕业前就可以交房。
她幻想着,能用这套崭新的、属于女儿自己的房子,作为最大的筹码,让她回到蓉城来工作。
可谁想房子一拖再拖。
因为这个原因,她连自己的小吃店都没心思再干了。
直接盘了出去,开始每天和其他业主一起,去工地上、去售楼处,找那个该死的【旭远地产】要说法。
这也是为什么,她明明知道秋秋一个人在燕城过得不容易,明明很担心这个女儿,却始终没有去看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