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沧源的每一艘战舰,都会先在船坞里以3d列印主体结构,直到50%完工度,然后移出船坞,进行第一轮装,安装超级工厂里生產出来的主炮、雷达、反应堆等重要设备。
之后返回船坞,继续3d列印流程,封闭所有大型舱室,完工度提升到85%。
之后再移出船坞,进行第二轮装,安装维生设备、生活区家具,算力主机等小型设备。
最后第三次进入船坞,封闭所有舱室,列印外壳和装甲,直到100%完工。
每当舰体离开船坞3d列印区时,第二艘正在建造的同型舰就会进去,二者交替,如同在船坞中往復运动的活塞。
这一通操作下来,便能进一步降低3d列印所需要承担的產能压力,让战舰的生產速度提高至上一轮生產高峰时期的1。8倍。
换句话说,在与原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平均每两天就可以生產一艘“秦岭”或是“武夷”级巡防舰。
“这是专门为星联媒体记者们製作的宣传动画。”管家为陆渊讲解道。
“最近,由於帝国持续施加压力,星联各大势力都对沧源的势力產生了很大质疑。而现在,除了军事上取得击败第二队的成就外,后勤生產方面的先进之处,也要充分给媒体展示出来。”
“嗯,思路是正確的。”陆渊给予肯定,“不过,我觉得星联那边一时半会可能根本接受不了。”
两天生產一艘星联標准的驱逐舰,这个生產效率,达到了星联理事国的50倍以上。
如同工业国的大工厂对比农业国的手工业作坊,已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状態。
就算是超级民主帝国,恐怕也只能对这种军备竞赛的速度感到绝望。
“物资的供应链路安全吗?”
陆渊询问起自己最担心,同时也毫无疑问最脆弱的一个生產环节。
与沧源这种强大產能相对应的,必然是庞大的原材料运输队伍,大到无法偷偷摸摸无法不引人关注。
“目前大致上还是安全的。但是以沧源目前的护航战舰数量,肯定不能顾及到来回所有的商船,从数学角度,损失不可避免。”
管家答道。
“就在前几天,珈蓝的纳迪总理再次声称,要对沧源的运输补给线实施高效而凶狠的打击,要完全切断它们,让沧源一艘军舰也造不出来。”
“结果呢?”
“最近经常能在南方航线上见到珈蓝海军,而且,他们確实已经抢劫了一些小型商队。那些小商队因为想多赚点快钱,没跟我们签订军事租借协议,所以也就没有太像样的护航。”
陆渊:“损失如何?”
管家:“因为商队规模较小,损失不大。只不过——纳迪总理还是发表了电视胜利宣讲,感谢这批由沧源付钱的免费物资,他还说,虽然因为我们的军工標准很低,导致货品的质量不怎么样,但还是不介意我们送去更多。”
“嗯——可以,干得不错。”
陆渊轻声笑了笑。
不得不说,在嘲讽这个领域,纳迪总理真是鲜逢敌手啊。
这是他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