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核聚变反应堆和质量投射器,还不是现阶段所有的成果?”
直觉告诉聚变,现实里某些事情的规模,远远超出了自己先前的想像。
“当然不是,”大佬道,“来,一起看一下吧!”
他没让其他人帮忙,自己掀开带来的笔记本电脑,打开了一个ppt文件。
“我们的第一代军用空间站,在一个月前完成了设计定型工作,並且在同一时间开始了预製板件的地面预组装实验。
“太空工人团队也已经艰苦训练了两个多月,现在只等运载工具完善,就能把他们和建材一起运到轨道上,开始组装。
“月球氮3矿场的设计是在两周前完成的,由於我们此前早就在绕月、探月任务里完成了月面氮3矿藏分布和储量的勘探,所以,未来只等核火箭出世,一定也能很快搭建完工,立即转入生產。
“另外,太空战机的机体设计同样提前进行,等到小型核反应堆和核动力引擎到位,立刻可以服役形成战斗力,乐观估计的话,大约是在8到9周后“哦,还有个好消息!金属氢电池的製造工艺已经成熟。在此基础上,第一代工业外骨骼、动力甲,还有新型的人形机器人、无人机、多足机器狗等,早就完成了秘密招標,现在进展十分顺利。
“另外,国內第一台100mw级大型雷射器,以及第一台单发100gj级大型电磁炮,明天会同时进行第一次射击实验!”
100gj级电磁炮,威力相当於“秦岭”主炮的40分之一,乍一看差了许多。
但从工程和科研的角度来说,威力只是差了一个数量级而已,技术上只差一代!
说起这些成果,大佬如数家珍,越介绍越嗨。
四人都被狠狠震撼到了。
在没有黑科技3d印表机的前提下,现实世界中的科技发展速度,愣是没比游戏里慢多少!
原因也很明確。
因为提前知道科研路径能走通,研发效率成十几倍、乃至几十倍地提高。
不再需要把大量资源消耗在不断试错、不断改进上,不再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再需要像是爱迪生那样,几年时间实验几千种灯丝材料。
也不再受到缓慢不前的基础科学的严重製约。
一名尖子生,解一道普通人一辈子解不开的难题,可能需要冥思苦想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
而抄一道难题的答案和答题思路解析,並將其中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可能只需要一天!
而祖国,正是地球村里天赋数一数二、努力程度断崖式第一的尖子生“这速度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黑烟感嘆。
大佬冲他微微一笑。
“这就不可思议?你是对咱们的全產业链工业能力有什么误解吗?”
为什么那么大力气搞基建?
为什么要顶著眾多敌意势力產能过剩的职责,一心一意搞全產业链?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为的就是静待时运到来,一朝起势,一飞冲天!
我们曾经错过了大海,如今不仅不会再错过星辰,还要做领头的那个!
“不!哪敢!”
黑烟连忙摆手。
“我的意思是,这么多大工程、大动作,社会上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有!”
“是啊——”法师也觉得不可思议,“之前的航母六代机什么的,不是很快就被路人拍到了吗?”
大佬只是笑笑。
“这么说吧,凡是出现在公眾视野里的“保密內容”,都是研发到了可以公开的阶段,想让大家看一看了,才故意放出来的;如果真想保密,不向社会透露出一点消息,其实非常容易。”
他指了指头顶。
“唯一瞒不过的,恐怕只有外国情报部门的间谍卫星。各种大兴土木、各种物资的调配运输,
一定会在大地上留下痕跡。
“我想,大洋对面,应该能从这些痕跡里判断出我们正在搞什么,你们没觉得他们最近三个月里,暂时特別安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