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站了起来。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飞机,生存力和火力足够了,但类型太过单一!
“拿『雕梟重型战机来说,它最高效的反舰武器是主弹舱里的大型曲速飞弹,但是一次只能携带三发,太少了!我认为,可以专门研发一款鱼雷机。”
“问题不大,也確实很有必要。”
聚变立刻表態支持。
“我可以在『雕梟”的基础上適当加大机体,把机长增加到40米,同时缩减雷射炮的数量和规格。这样,能让载弹量轻鬆增加到8枚。当然,加大机体,肯定会导致丧失一些机动性。”
“而且曲速零素的来源会是个大问题。”
陆渊提醒道。
“如果按照数百上千的规模装备曲速战机,以及对应的曲速飞弹,以翠星上的零素生物萃取產量,恐怕是跟不上的。到时候要么大量进口,要么,想点別的办法。”
“可以让珈蓝人支付战爭赔款!”有人提议。
“他们作为星联第二大零素生產国,肯定有大量曲速零素的库存!”
“这確实是个办法,但前提是我们得把珈蓝彻底打服。”
陆渊面露微笑。
他惦记这块肥肉不是一天两天了,谁让你们先开火呢!
“好,这个话题以后再聊,先说航母的问题,按照100架舰载机里四分之一是鱼雷机的配置,机库需要多长?”
“500米。”摩托立刻答道。
最后,经过討论,沧源第一级轻型航母的舰长被定在700米左右,舰宽120米,最大高度大约有55米,总质量约60万吨,体积相当於现实中重型航母的10倍。
当这些参数出来后,所有人都嚇了一跳,立刻感受到了当前產能的不足。
轻型航母的用料是“秦岭”级巡防舰的50倍,即使完全以巨型3d印表机进行列印,最快也要150天到200天才能完成。
“可以先多复製几组3d印表机,从多个方向同时列印。”
有玩家提议。
“对!比如四组同时工作,两组从舰体中间开始,同时往前后两个方向列印;另外两组从前后两个方向往中间列印!”
这个建议得到了一致认同,不过就算如此,生產周期还是会长达一到两个月。
“再优化一下生產流程吧,”陆渊说,“我觉得全过程3d列印,未必就是最快的。还有別的需要增加的战舰型號吗?”
“有的!”黑烟起立发言。
“我们的登陆作战能力也暴露出了不足,陆战队员们还需要掛在战机弹舱里著陆,这太不专业了!
“所以,我建议增建一级两棲攻击舰,机库里搭载用於地面进攻的运输艇、炮艇、装甲空天飞机,以及用於单兵突入大气层的荚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