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註:·——-他的精神世界,被一层我们无法理解的『迷雾”笼罩著。】
克罗米的手指,轻轻抚过“迷雾”这个词。
她现在知道了。
那不是迷雾。
那是一面盾牌。
一面由自由、幸福、希望、快乐、秩序打造成的“无法撼动之物”。
在这个盾牌后面,是几千几万甚至可能是未来的几十万个幸福的家庭。
他们青铜龙,真的要亲手把这份来之不易的美好,给狠狠的踩的粉碎吗?
迪菲亚集团设在旧城区的招募处,原本是法尔雷佛公爵名下的一间染料仓库。现在,仓库的大门被拆掉了,换成了一个宽的开放式柜檯。十几个从工人子女中选拔出来的、识字且算数飞快的年轻人,穿著统一的灰色马甲,正坐在柜檯后,忙得头也不抬。
长长的队伍,从柜檯前一直延伸到街角,又拐了个弯,几乎要排到下一个街区。空气中混合著汗水、潮湿的麻布和廉价麦酒的味道,但与往日不同的是,这股味道里,少了几分绝望,多了几分焦灼的期盼。
“下一个!”一个年轻的书记员喊道,他的嗓音已经有些沙哑。
一个身材瘦高的男人挤到台前,脸上带著討好的笑容,露出一口黄牙。“大人,我叫汉克,以前在码头扛过麻袋,力气大得很!什么活都能干!”
书记员头也不抬,从旁边拿起一张表格,用蘸水笔在上面划著名:“姓名?”
“汉克。”
“年龄?”
“三十———。大概是三十二岁。”
“识字吗?会算数吗?”
汉克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大人,我——我力气大!”
“不识字,不会算数,没有技术等级。”书记员在表格的最后一栏,盖上了一个印章,印章是圆形的,上面刻著一个“e”字。“去那边,三號窗口,登记信息,领取临时工牌。分配到『新生镇”c区,负责挖掘排污管道。试用期一个月,每天五十个铜板,管两顿饭。一个月后考核,合格者转为d级正式员工,薪水按集团標准发放。”
汉克愣住了。他听说过迪菲亚的规矩,但没想到这么严。他想爭辩几句,但看到旁边两个穿著深蓝色制服、腰掛短棍的社区警察投来的平静目光,他把话咽了回去,垂头丧气地走向三號窗口。
“下一个!”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走上前,他穿著一身洗得发白的工匠服,手里紧紧著一个木头工具箱。
“姓名?”
“约翰·米勒。”老人的声音不大,但很沉稳。
“年龄?”
“五十四。”
“技术。”
“木匠。”老人將他的工具箱放在柜檯上,打开。里面,是一套保养得极好的、闪烁著金属光泽的刨子、凿子和锯子。“我给格雷森伯爵家做了三十年的家具。”
书记员抬起头,仔细打量了他一眼,又看了看他那双布满老茧,但指节稳定有力的手。他换了一张表格,在上面写下老人的信息,然后递过去一块小木牌。“米勒先生,请您去后面的二號工坊,找瓦格雷大师进行技术评级。您的午饭已经为您准备好了。”
老人愣了一下,接过木牌,看到上面用漂亮的字体写著自己的名字,他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谢谢———·谢谢您,大人。”
队伍缓缓向前移动。
识字的,有手艺的,被引向专门的通道;没文化的,卖苦力的,则被分流到另一边。
整个过程有条不素,高效得像一台精密的机器。
没有人敢插队,没有人敢喧譁。
霍拉旭建立的社区警察体系,在这里第一次展现了它的价值。
他们不打人,不骂人,只是在队伍旁边立了几个大木桶,为排队的人提供免费的清水,並用平静的语气,一遍遍地重复著招募流程和规则。
这种建立在规则之上的秩序,比任何暴力都更有威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