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发现一个别人没发现的点。
朱见漭变成了朱见淇,都有一个共同点,上面都有一个爹,他们的爹是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
是不是老皇帝,促使了两个不同性格、能力、见识的太子,变成了一个样子呢?
王鏊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如果迎立魏王回国当太子,同样卓越有为的魏王,会不会也变成这样呢!
其实,有一条证据,可以作证这个想法。
朱见淇的儿子,朱佑榶,在商国打出漂亮的战争,将内忧外患的商国,重新整合起来,坐稳皇位,消除商国内患,绝对可以说得上能力极强了。
可否认为,朱佑榶的父亲,朱见淇也有这个能力呢?
却因为朱见淇没有施展的空间,所以被埋没了而已。
朱见漭在东欧多么厉害,有目共睹,回到大明,不也变成了第二个朱见淇了嘛!
这不恰恰说明,朱见淇没错,朱见漭没错,有错的是老皇帝嘛!
是他,将两个儿子,变成了废物太子。
想到这里,王鏊舔了舔嘴唇,看了眼密封的手术室,萌生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
老皇帝还活着,对大明是福,还是祸呢?
可能是祸吧。
那样一个意气风发的常胜将军,被折磨成了被酒瑟掏空身体的废物太子。
如果让朱见漭早早继位,大明是不是要翻开一页新的篇章呢?
会的!
王鏊心里觉得是会的。
这两个小时内,所有官员都在若有所思,似乎都想到了什么东西。
不过,没人敢说出口。
所有臣子都在手术室门外,只有王守仁不在。
这就是老皇帝留的后手。
就算有人用春秋笔法写他,王守仁会为他正名的,时代的浪潮会为他正名的。
这才是老皇帝真正的布置。
他担心自己下不来手术台,甚至,他连自己的庙号、谥号都选好了,他可不放心交给老四。
老四恨他得紧,万一给他上了一个坏庙号,他一辈子的名声可就毁了。
就跟乾隆,庙号上了一个高,恰恰说明他儿子多讨厌他。
都说乾隆庙号是自己选的,他怎么可能选这样一个庙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