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丰宁,因为老皇帝曾想将热河省治,挪到丰宁去。
和其他大城市相比,丰宁就显得很不起眼了。
这座只有二百万人口的小城,每天却有上万人涌进来,钻进藏书馆里,借阅藏书。
皇家所有藏书,都会抄录六份,存放在六地。
皇家究竟有多少本藏书,有统计的约有七亿本,需要几千个房间陈列贮存。
而且,每年还在以上几十万本的速度收录。
丰宁藏书馆,是由十二栋高楼组成的藏书馆,已经成为丰宁地标建筑。
其实,京师人口转移,主要就是往白洋淀、承德、丰宁、沈阳这几个地方转移人口。
朱厚煐在丰宁略作停留,便向东去辽宁了。
辽宁,距离京师这么近,却是没有被京师严重吸血的省份。
截止到景泰六十七年,辽宁人口1。7亿,常住人口也在1。5亿左右。
而沈阳,号称东北第一大都市,人口在3700万左右。
之所以没被吸,有两点因素。
朝廷曾经在辽宁挑出一个座城市,建城佛都,天下虔诚信仰人士,会来佛都朝拜。
第二,则是朝廷的政策倾斜。
工业化开始之后,朝廷有意将东北六省建设成重工业基地,作为京畿的两翼之地,朝廷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到达沈阳,朱厚煐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
不是辽宁没被吸,而是辽宁有吉黑人口补充,所以看似没被吸,其实还是被吸走了很多。
就像沈阳,三十年前都是说沈阳方言的人,近两年,都是说吉林、黑龙江方言的,人口数量没变,人换了。
而北直隶,明显多了很多说东北话的人。
看东北,不能只看一省。
辽宁还繁华,看看吉林和黑龙江就知道了,两省人口净流出。
吉林净人口1。1亿,常住人口却只有九千万。
黑龙江净人口1。9亿,常住人口却只有1。4亿。
这统计并不准确。
因为统计的时候,有的人还没去打工呢,就被统计进入常住人口了。
人是流动的,统计出来的都是大概数字。
辽宁布政使说,东北人口流失极为严重。
老皇帝对东北,是极为重视的。
黑吉两省的粮食,供养整个北方的粮食,是朝廷的重中之重。
景泰四十年之后,老皇帝将东北三省建成了重工业基地,这些年,每年都在持续不断的投资。
可是,东北就是起不来。
原因很多,投资不过山海关,胡子的后代,人凶人刁不好相处,吏治腐败,官僚主义等等。
但这些都不是核心因素。
归根结底,是气候因素。
冬天漫长,夏天短暂。
为什么老皇帝选东北当重工业基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