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书,您怎么看?”朱见漭还是想问问这样的老帅。
马文升还在沉思,片刻才道:“若老臣领兵,打不上雪山。”
“孤也没这个能力。”朱见漭老实道。
“大明打不上去,人家却能打下来,如何不会造反呢?”
马文升道:“那样的天时地利,必然会叛乱不断的。”
“现在没有野心,随着气温升高,新农耕文明出现了,野心就来了。”
“该防患于未然。”
“刘大人的意思也有道理,没有大患,但小患不断。”
马文升道:“那么庞大的高原,一旦有人造反,消息需要多长时间才会传到中枢来呢?”
“可以架电话线。”刘健道。
马文升却摇头:“人家造反了,就会切断电话线的,必须通过人工传递才行。”
“如果重重堵截,一个月都未必能传过来。”
“太子,若您领兵,一个月内,在无朝廷干涉的情况下,能打下多少地盘?”
朱见漭嘿嘿而笑:“孤能把整个乌斯贜打下来,但不会来袭扰大明,而是会去打印度,吃下印度,再吃中亚,最后吃青海和西域!再调过头来吃大明!”
他伸出两根手指:“两年,孤就能做到。”
马文升微微凝眉:“而两年,朝廷出兵剿灭,能剿灭掉吗?”
“嘿,孤都跑去印度了,你怎么剿灭孤啊?”朱见漭笑道。
刘健插话道:“就是说,一旦发生叛乱,整个乌斯贜就丢了。”
“没错!”
马文升道:“小叛乱,也会引发大叛乱的,任何人都有野心,谁都想做皇帝,必须要防。”
“怎么防呢?”朱见漭问。
刘健开口:“如果替换汉民上去呢?”
“更不行,汉民就没有野心了吗?哼,反而汉民最容易造反。”马文升冷笑。
读书人最反动。
一直没开口的李东阳缓缓道:“派重兵守住要塞,一旦造反,立刻剿灭。”
“无诏出兵吗?那造反的会不会是朝廷的官员呢?”马文升反问他。
李东阳语塞。
无诏出兵是重罪。
任何将领,无论何时,必须等朝廷圣旨到了才能出兵,除非朝廷授予了出兵权,否则将领是没有这个权力的。
“这地方是个烫手山芋啊,以前一直冰封,反而是好事。”谢迁苦笑。
“是啊,春暖花开,却要诞生一块绝地。”
王鏊喃喃道:“陛下填海舍不得用石头,高原上石头那么多,把险要地势给炸掉,变成石头用来填海,将天堑变通途,如何?”
“那得花多少钱?需要多少时间啊?”马文升问他。
“还有啥办法?”
朝臣也都很苦恼。
“太子,您有办法?”马文升见朱见漭一直不说话。
朱见漭清清嗓子:“办法没有,但雪山温度升高,山上的积雪也会化了,中华江、澜沧江、怒江等多条江水流域要增加了,水资源又丰沛了。”
“水资源丰富,乌斯贜反而变成了宝地,造反概率岂不又提升了?”王鏊道。
这个问题还真是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