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景泰风云前三册,一经发售,在民间引起了抢购潮,初期准备的一千万册,仅仅一天就被抢购一空。
各大印刷厂压力巨大。
因为插画都是彩色的,书里又以皇帝、大臣为蓝本,绝不能出现错漏。
所以,天下印刷厂加班加点的干活。
抢到书的书迷立刻挑灯夜读,看得如痴如醉,故事文学性、故事性都很高,整体比三国演义高出一筹。
看完后,又觉得很空虚。
这断章太恶心了!
看到爽呢,没了!
很多人找门路,想看到后面部分。
真的找不到,因为第四到六册,还没印呢,还在宫中藏着呢,各大印刷社都印不过来前三册,后面的还没送过来呢。
为了扩大印刷速度,推出了无插画版,和黑白插画版。
但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
民间学者在报纸上讨论景泰风云的故事性,有人接着狗尾续貂,在报纸上赚流量。
反正这本书是真火了。
二月初四,第四到六册公布。
书籍市场直接引爆。
因为这部书太火了,民间新开了上万家印刷厂,就是想接住这波流量,赚一波就撤。
盗版商出奇的少,因为这上面主要人物是皇帝,你敢盗版?
你逃到藩国也没用啊,后面各大藩王都会出现,你敢盗版?
最重要原因是,盗版商也参与印刷了,民间所有印刷厂二十四小时不停印,也供应不了市场,盗版商做正版就够赚的了。
这波版税,皇帝赚得盆满钵满。
小说家的稿费,皇帝早就付过了,算是买断的,后续收益全都归皇帝。
皇帝也不吝啬,将第一年版税,全都赏给了小说家、画家。
官方主导的下一部小说,开始动笔,洪武王朝,开写。
从太祖皇帝儿时开始写,写到太祖皇帝紫微星坠落为止。
这部书,预计一年结束。
接着,永乐王朝和宣德王朝。
建文四年,放在永乐王朝里,正统八年,放进宣德王朝里。
大明从建立,到今年,所有故事都要写出来,当然了,景泰风云是一部未完结的书,先编纂好这三本书,就继续写景泰风云。
接下来几个月,景泰风云正常更新。
景泰风云,一部书,共48册,全是大部头的书籍,销量超过所有书籍的总和。
这也是第一个,皇帝没死,就开始编史的书籍,也是第一部以皇帝为蓝本写的演义。
一本书,创造了很多第一个。
也给民间小说,开启了一个新思路,原来小说是可以这样写的。
中枢要求教坊司,将整部书里的故事,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剧。
这可难倒了教坊司了,谁敢扮演皇帝呀?谁敢扮演于谦啊?那不是疯了吗?
这倒给了皮影戏机会。
皮影戏班不敢扮演皇帝,可以刻一个于谦呀,可以刻王越呀,刻杨信、李瑾、欧信、李震、郭登等等,这一场场战争,哪一场不精彩呀?
漫画行业,也受到了这部书的刺激,各种漫画新编,扩大景泰风云的二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