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最新章节 > 第375章 昆仑封禅打假欧洲思想碰撞民间百态(第11页)

第375章 昆仑封禅打假欧洲思想碰撞民间百态(第11页)

做不到500元的家庭,地方官员了解情况后,进行非福利性帮扶,就是说帮他们找工作,不能给钱。

若因为慵懒等自身原因,造成的赤贫,一律徙边。

若因为疾病、天灾、不可抗力等外在因素,造成的赤贫,当地官员必须予以一对一帮扶。

这叫精准扶贫。

所以,在大明找不到一个流浪汉,找不到一个赤贫家庭。

皇帝每年都会派人下去走访。

在大明,只要不懒,一个家庭每年赚500块是很轻松的事情,哪怕去工厂打工十天,都能赚到。

别小瞧残疾人,残疾人照样自力更生,修表的、修皮鞋的残疾人很多,人家照样日子过得很好。

大明对于残疾人,是予以政策照顾的。

每个月补贴一些米粮钱,钱不多,但肯定饿不死。

到景泰五十六年,赤贫线已经到了830元。

而现在,人均月收入达到1000元,一个人,一年是要赚1。2万元的,一个家庭,年收入在3万以上的。

这还没算房产升值呢。

算家底的话,农民有地,土地是自己的,城里的有房子,房子也是自己的。

都是升值型资产。

农民日子过得也不错,随着商业发展,大明对农补年年增加,景泰五十六年,每亩土地农补达到了200块,一家有二十亩地,就是4000块。

景泰五十六年,农民人均月收入在760元左右。

工人平均月收入在1200元。

但农民没有住房压力,也没有交通费。

住在城里,住房压力和交通压力,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如果平均的话,农民和工人收入是差不多的。

但工人有上升空间。

基础工1200块,工程师月收入6000块。

但农民,你种地水平再好,也是打这些粮食,也是赚这些钱,没有上升空间。

好处是守家在地,不用出去闯**。

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很多,但他们不受待见,政策也不待见他们。

这是进城和城里人抢饭碗,造成城里失业率增加。

没错,农民也大批生儿子,儿子一堆,但没有土地,他们在农村也没地种,只能进城和城里人抢饭碗。

但他们可以移民啊,去新地,就有土地分啊。

大明本土没有,外藩全是土地,就是缺人。

其实本土也有,北方大面积冻土,种植粮食也能生活。

对于这种农民工,政策是一概不支持,甚至还会驱赶他们返乡。

城里工人更不待见他们了。

城里压力大,工会嚷嚷着涨工资,工人都想涨工资。

但农民工便宜呀。

资本家就用农民工跟工人压价,而农民工技术含量不行,想学技术得有师父带,城里人压根就不带农民工当学徒。

这就造成了,农民工成为资本家压价的手段,农民工和工人矛盾激化。

农民工当然便宜了,他们一没技术,二家里有地,没有后顾之忧,出来打工是赚钱娶城里媳妇。

在娶媳妇方面,又把城里人给气坏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