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打算推出117位,对大明贡献最大的文臣武将,就叫感动大明117位杰出人物。”
朝臣一愣,旋即热议起来。
只是觉得感动大明名字不好听。
但这是实打实的好处。
“这些年,朝野重臣去世的太多了,朕想为他们正名,让后世子孙看到他们的功绩。”
“所以呀,这117位杰出人物,要精挑细选。”
“公布后,在全国各地刊刻成碑文,永远祭祀。”
这事谁听谁不迷糊啊?
永远祭祀,永远铭记,这不就是名垂青史嘛。
朝臣一片热议。
朱见淇小心打量着他爹,才明白,他那点拉拢人心的手段,和他爹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明年是建国117年,就是117位杰出人物。
等120年呢,是不是还要推出三位?
要是年年办,岂不越来越多?
当官的,本世富贵已经到手了,求的不就是身后名嘛。
他爹直接把身后名送上来,谁不为他效力?
“陛下,有些犯了错的臣子,是否列入名单?”马文升问。
“自然要列的,只要是有功绩的,就要列入,像张玉、张辅,虽然儿孙不争气,但他们的功劳是实打实的。”
摆明了就是说,太祖皇帝干死的那些功臣,该列的也得列。
为他们平反便是。
“再议出一个感动华夏1000位杰出人物来。”
“皇帝不在序列中,文臣武将,甚至诗人画家工匠,都可列入其中。”
“人数若是实在太多了,就适当放宽数量,多一些也可以。”
朱祁钰这手收买人心玩的好。
说白了,皇帝要捏住臣子的身后名,你是贤臣还是佞臣,是朕说了算的。
这就谨防重臣和太子走得近。
别被太子管几天迷魂汤,就想着从龙之功,朕还没死呢,他只是太子。
敢稍微一动,让你命没了不说,身后名也没了。
朝臣都是人精,悄悄瞟了眼太子。
这才是皇帝本色。
皇帝霸权,众所周知。
这几年虽然放权,但放小事,大事抓得很紧,甚至奏疏他也一直在看。
太子那点小聪明,皇帝全都看在眼里。
朱见淇更加恐惧。
这几年皇帝生儿子数量变少,但宫里又添了些孩子,如今皇帝有39个儿子,24个女儿。
若非今年夭折了两个儿子,儿子数量就突破40了。
他的太子位很不稳当。
因为到现在,他生了17个女儿,存活下来9个,却没有一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