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最新章节 > 第345章 陈嘉猷回国灯塔广州女子当家(第10页)

第345章 陈嘉猷回国灯塔广州女子当家(第10页)

为了自己的小宝贝,也是疯了。

好在这些出来逛街的,多是成婚的,夫家也是比较开明的,不开明不行啊,法条写的清清楚楚,严惩恶婆婆。

“法条不止城门口有,广州城太大了,分为不同的区,每一个区都一处碑文区域,法条还写在那里。”

陈嘉猷听着俞经讲解,眼珠子瞪得溜圆,这还是我离开大明时的那个大明吗?

广州城实在太大了。

步行去官邸,走了四十分钟,也看不到官邸的影。

“广州城多少人?”陈嘉猷问。

“景泰二十年统计过一次,那时候是470万人,现在估计有600万人了吧。”

俞经苦笑:“广州不是大明人口最多的城市。”

“什么?这么多人还不是?”陈嘉猷听到这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造反。

可看着人流不息,车水马龙的,一片祥和繁荣,哪有半分造反的意思。

广州城肉眼可见的治安好。

全国没有一座城市治安不好的,官员都有移民任务,巴不得有小偷小摸的。

而且,朝堂把半大小子都征走了,正是打仗斗殴的年纪,他们走了,治安更好。

“不说全国,广东人口最多的是香港,不算奴隶,人口在630万左右,第二是深圳,人口620万,第三才是广州。”

俞经道:“流动人口根本没法统计的。”

陈嘉猷目瞪口呆:“那全国人口最多的是哪里?”

“第一是上海,人口800万,第二是南京,人口770万,第三是杭州750万,第四是苏州720万,第五是常州710万,第六是北京700万。”

“这么多人?”陈嘉猷瞪圆眼睛,都不敢相信。

俞经苦笑:“现在百姓日子过得好了,不愿意在田间地头劳作,都愿意做城里人。”

“城里人?”陈嘉猷没这个概念。

“是呀,就是不回乡村种地了,就在城里吃饭,买粮食买菜吃。”

“怎么可能?都不种粮食了,地岂不荒了?哪有这么多粮食卖给他们呀?难道全靠从印度进口吗?不行不行,我到京师后,一定要奏报给陛下!”

陈嘉猷觉得这不是乱套了吗?

士绅士绅,必须要有地,再有士,耕读传家,耕在读前面,土地多重要啊,种地是天大的事啊,怎么能不种地了呢?

“大人,您先别激动。”俞经苦笑着解释。

不是不种地,而是让奴隶种地,他们在城里享受。

“那不都成权贵了吗?大明能养活上亿权贵吗?”

“那些种地的岂不要造反吗?”

陈嘉猷反应很大:“此事我必须禀报陛下,请陛下圣裁。”

俞经抽抽嘴角,这就是皇帝一力推动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