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最新章节 > 第335章 大明帝国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灯(第4页)

第335章 大明帝国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灯(第4页)

必须解决。

朱祁钰笑容不断。

农科院,本来是一个学宫,在皇帝大规模投入下,又赐了些官身,自然学习这方面的学子也变多了。

又在各地建设了分院,人数高达三万人。

而精通农学的教授,也出现近百位,如今在各地农学宫里传道受业,并培植作物。

“稻种要改良,小麦、大麦等其他作物也得改良,不能丢下。”

朱祁钰问:“大豆能在吉林种植吗?”

“正要向皇爷贺喜,农科院最新研制出来的大豆,已经在吉林治所哈尔滨栽种成功,但现在是冬季,是在屋子里种植的,奴婢还不能确定,在田地里种植能否适应。”

徐珵认真道:“但这是一项巨大进步,奴婢以为,吉林种满水稻、大豆的时间不远了。”

朱祁钰非常重视东北大粮仓的开发。

后世有东北平原和三江平原,三江平原还缺了一大块呢,若加上外东北,那就是一块巨大的粮仓。

如今都在大明统治范围内,耕种面积要翻三倍。

等化学发展起来,东北六省,能养活十亿人口,甚至更多。

徐珵逐一汇报研发成果。

土豆、地瓜已经在辽宁推广开了,明年就会在吉林广泛种植。

倒是花生,如今还在收集种子阶段。

最喜人的是辣椒,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尤其在西南,已经离不开辣椒了。

柿子、苹果、圆葱也在民间随处可见了,但价格还是很贵的。

“徐珵,你的功劳,足够列入文庙!”

朱祁钰认真道:“朕还听说,你给治水司修缮河道,提出了很多建设性见解。”

“东北的河流治理、灌溉工程,朕打算都交给你!”

徐珵激动得嘴角翕动,主要是能入文庙。

他是太监啊。

和皇帝还有深仇大恨,如今却能以太监之身入文庙,能不激动吗?

“朕会让全国各地,为你树碑立传,让天下农人,永远不忘记你的功劳。”

“等你东北治水成功后,朕让人在江河沿岸,为你立庙。”

这就是朱祁钰收买人心的地方。

徐珵不停磕头谢恩。

“你的儿子徐世良朕会重用,这都是你的遗泽。”

朱祁钰施恩后,又问:“肥料发展得如何?”

“奴婢……”

朱祁钰摆摆手:“以后你可自称臣,对朕可称呼陛下,不必称奴婢。”

“谢、谢圣上大恩!”徐珵泪崩了。

他是文官啊,被割了也是文官啊,从骨子里瞧不起太监的,却成为了太监,这是他心中最大的痛。

激动之后,说回正事。

说到肥料,徐珵详细说了肥料的来源、构成,还发现了肥料的主要元素,虽然没说出氮什么的,大体是这个意思。

这是个超级大才啊,他就不该当官,就该去搞科研。

这是大明的袁隆平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