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他哀求边永:“若边大人扶小王登基,小王愿量安南之物力,结大明之欢心!”
不装了?
边永冷笑:“陛下的圣旨未到,还请殿下再等等。”
黎鐉吃了个软钉子。
又等了几天,他想见边永,边永根本不见他了。
终于等到中枢的圣旨,边永入宫和黎宜民商谈。
黎宜民刚刚被朝臣“说服”,尊奉黎濬为仁宗皇帝,把脑袋和尸体缝合后,按皇帝礼节下葬。
“边大人,黎濬马上就要下葬了,孤想看到黎鐉的人头!”黎宜民把五千明军,当做压箱底的手段。
一旦权臣反对他,用同样的办法,诛杀他。
他就动用这张底牌,请求大明保护他。
让大明和权臣狗咬狗,他坐收渔翁之利。
“粮食准备如何了?”
黎宜民不理解,大明那么富庶,还缺这点粮食?
但既然大明皇帝要,他就给。
反正你们运不出安南,早晚还得给朕乖乖运回来。
“圣使大人,目前河内物资有限。”
“只准备了六千艘船的粮食,请大人再给孤一点时间。”
“一万艘,加上黎濬承诺的六千艘,合计一万五千一百艘粮食。”
“一粒都不差的,献给皇帝陛下!”
边永却觉得黎宜民这人太坏。
说好的一万艘,结果变成了六千艘。
见边永不说话,黎宜民苦笑:“大人,孤刚刚登基,朝堂上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
“还请大人给孤一点时间,粮食绝对不会少的!”
“孤愿量安南之物力,结大明之欢心!”
这番托词,边永都听腻了。
边永缓缓开口:“这样吧,从河内收集造船的工匠,运送去广西,借用一年,一年后,完璧归赵。”
黎宜民脸色微变。
若要别的工匠,他满口答应。
可造船工匠……大明要这么多船支干什么?难道还要郡县安南?
“安南延续明制,也是闭关锁国,对船支需求量不大吧?”边永问。
黎宜民却道:“大人,这王都的工匠,都是权臣家中的,孤这安南王并无实权啊。”
言下之意,黎宜民愿意给工匠,但大明得做点事,作为交换。
“谅山王!”
边永沉喝道:“船匠,这是您未履行承诺的惩罚。”
“若您还想讨价还价,可以,我大明愿用兵戈跟您继续谈!”
说罢,转头就走。
他不叫黎宜民为安南王,而叫原来的封号。
黎宜民却慌了,赶紧拦住边永:“边大人,孤和你开个玩笑,您反应怎么这么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