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人口被迅速填充。
靠近京师越近,越能看到歌舞升平之景,南来北往,帝都勋贵,天下文臣,促进了京师的繁华,堪称天下第一。
朱仪发现个怪事,北直隶唱戏的特别多。
各种唱腔小调,唱什么调的都有,说相声的、讲评书的、卖小人书的遍地都是。
唱戏的多,听戏的也多。
戏楼子多了,餐饮行业竟引来爆发。
各种餐馆层出不穷,天下菜系汇聚京师,达到鼎盛。
而京师城外,正在扩地,按照原外城的规格,东西北三个方向,都在建新城。
原京师只有内城和外城,正阳门是内城和外城的分界线。
明年,九门就要变成十五门了。
京师的面积扩了三倍有余。
京师人口激增,伴随着漕运的兴隆。
而建城的劳役,一个个洋溢着笑容,因为每顿饭吃的稠粥,能立住筷子,一天吃两碗。
而且,每天给一个铜板。
逢年过节,加一个铜板。
去年这些人就在京师做工,今年春耕完毕,就早就离了家,还带着兄弟朋友一起来京师做工。
去热河做工的也多,热河给的工钱比京师高。
宁夏的工钱更高,去的人也不少。
“额滴乖乖!”
梁谷都看傻了:“我才离开京师大半年啊,怎么变成这样了?我都找不到家了!”
锦衣卫在城外都分块地,自己建宅子。
他家原来在内城,住一个小宅子,家里十几口子人,挤在一个逼仄的小屋里。
进了锦衣卫后,皇帝恩准,给厂卫所有番子,分地建宅。
以前觉得城外的宅子不好。
现在看到建造的城外,发现十年后,城外也会成为内城一样繁华,他家的宅子选小了。
“本官也认不得了。”
大受震撼的是朱仪。
他是成国公,在京师生活几代人了,对京师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但眼前这个京师,太不一样了!
船支在通州停靠。
通惠河由治水司挖的,用时三个月挖通,算是牛刀小试,很快就挖成通航了。
其实,通惠河去年就挖了一部分,还是工部主持的,今年改成治水司主持,征召十几万民夫,耗时三个月彻底挖通。
站在通州岸上。
朱仪恍如隔日。
银子要通验后,押解入内帑,全程他都要盯着。
足足等了三天,通验完毕,确定银子真伪、数量,核定成册,几方签字后,才昭示着他押运的任务终于结束。
然后骑乘快马入京。
先入宫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