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旗杆略低于天子旗,挂大明国旗;”
“右边旗杆略低于国旗,挂大明军旗。”
原来还是加强集权啊!
那臣等明白了。
“陛下,升旗有什么讲究?”耿九畴问。
“每月大朝会前,先升旗,有重大活动、奏凯献俘、祭祀天地时要升旗。”
“升旗乃肃穆之事。”
“升旗时,天下人跪伏在地,恭迎三旗。”
“除天子可站立,太子可行单膝跪礼外。”
“其余人人等,皆行跪礼!”
“没有例外,不跪者诛九族!”
您这一说,我们就明白了。
说来说去,就是加强皇权呗。
只有天子可以站着,太子单膝跪地。
这是削王权呢。
把太子和诸王区分开来。
“陛下,那重新设计的国旗、军旗,有何讲究?”耿九畴又问。
“国朝旗帜混乱,各司都有自己的旗帜,朕欲统一旗帜。”
朱祁钰悠悠道:“国旗要融合历朝历代的大旂,取精去糟,设计出一面,绵延国祚之旗。”
“国旗所立之处,俱是大明领土!”
“侵大明国土者,虽远必诛!”
“军中都有旗帜,而军旗,是军中最高旗帜。”
“高度最高,级别最高,旗帜最元素最丰富,区别于各军将的军旗。”
“无朕之明诏,不许擅自悬挂军旗,悬挂军旗,犹如朕亲临!”
皇帝用军旗,昭示着军权归属。
等于攥住军权。
朱祁钰斟酌道:“阁部也可设计一面旗帜,可悬于公衙之上,不可升上旗杆。”
“各军将的旗帜,也要做出区分。”
“所有旗帜,不得高于三旗;除战事外,所有旗帜不得升上旗杆,可悬挂,但不能升上旗杆。”
“再做一个方寸之间的小旗,绣在军袍左胸之上,百户以上,可佩戴军旗;”
“都指挥使以上,可佩戴国旗;”
“正二品官员以上,官袍上可绣国旗,正式场合穿着。”
“国旗设计出来后,悬挂于天下各地,挂国旗之地,皆是大明之土!”
然而,朱祁钰觉得很有荣誉感,热血沸腾。
朝臣却觉得皇帝瞎折腾。
这玩意有什么用啊?
“陛下,三旗放在奉天殿外,并不合适,不如放在午门之外。”白圭提议。
皇帝想折腾,天下都得陪着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