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卿肯定要问了。”
“太监乃祸国乱政者,如何能大赏?”
朱祁钰走上丹陛,高声喝道:“太监如何不是大丈夫?”
“太监犯错,不在于太监,而在于皇帝!”
“朕做不好,下面的太监才会祸国殃民!”
“这个锅,朕来背!”
“在景泰朝,朕不许太监祸国殃民,更不许吃拿卡要。”
“太监能打仗,能治理地方,能在宫中辅佐朕,自然是有功劳的!”
“有功就要赏,太监也要赏!”
端着托盘的小太监眼角流泪,手指颤抖。
这份赏赐,就是对太监们最好的恩赐。
朱祁钰掀开红布,是三块用金子打造的玉佩,是可以挂在腰带上的。
“这金牌玉佩,上面写着:景泰八年,为大明立下大功劳之太监,钦赏!”
朱祁钰拿起最左面的第一块:“这第一块赏赐,要赏给在夺门之夜中,为朕挡箭而死的王勤!”
“王勤虽死,但他为朕挡箭之事,却会彪炳史书!”
“朕不会忘记他,青史也不会忘记他!”
“他日若建功臣阁,王勤必入此阁!”
朱祁钰把金牌玉佩放在托盘里,拿起第二块:“这第二块,要赐给执掌东厂,为朕分忧解难的舒良!”
“这第三块嘛,则要赐给在江西,为朝堂清理江西的金忠!”
朝臣对皇帝赐太监金牌玉佩之事,心里有话想说,甚至,拿着赏赐的文臣武将,瞬间觉得不香了。
竟和太监相提并论,乃天大耻辱。
但在殿里伺候的太监们,却暗暗擦泪,他们做的这么多,皇爷是看在眼里的。
文臣武将都赏了,太监一定要赏。
皇帝的命,可在太监手里呢。
“诸卿,得到赏赐的,戒骄戒躁。”
“没得到的也无须担忧,明年你们好好效力,朕还会赐下赏赐!”
朱祁钰走上丹陛,坐在龙椅上:“各地都献上来些宝贝。”
“西北进献些枣子,云南进献些茶叶,辽宁进献些人参和山货,南直隶进献些珍珠、精盐,两广进献些糕点和腊肉……不胜枚举啊。”
“最重要的是鞭炮,家家都有。”
“朕都派人分好了。”
“待尔等出宫时,派车来取。”
真没想到,皇帝这么大方。
今年的年货,都是宫中采办的,安排得十分妥当,衣食住行,全都安排了。
还提前发放了俸禄。
怎么还送东西呀?
一向抠门的皇帝,怎么突然这么大方了?
“臣等谢主隆恩!”朝臣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