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康侯在殿门口。
“来了?”
朱祁钰进殿,站在火炉旁烤了烤身上,驱驱寒气,又喝了口姜茶。
“给他倒一杯。”
“谢陛下。”于康捧着姜茶,滋溜地喝了一口,有些烫。
“在九门提督府适应吗?”朱祁钰问。
“回陛下,微臣叩见,就是有事禀报。”
于康放下茶杯,就势要跪下。
“坐着说。”
朱祁钰跟冯孝说:“把火炉搬这来,靠近点他。”
“陛下,微臣有两件事禀报。”
“第一,九门提督府新招募的兵卒,身体素质不太行,需要用大量肉食喂养,才能成军。”
朱祁钰打断于康的禀报:“兵卒质量怎么这么差?”
当兵的肯定是身强力壮,才适合拼杀。
身体素质是第一关。
而且征兵是募兵制,是给钱的,子女是不变成军户的。
所以应募者云集,招募的时候也要精挑细选的。
“陛下,西宁侯应该禀报过,因为多次征兵,京中身强力壮者都被征召入伍。”
于康禀报道:“为了缓解京畿人口压力,只能退而求其次。”
他坐着禀报十分不舒坦。
如坐针毡。
毕竟说正事,没有坐着禀报的先例,他当了侯爷,可不敢骄傲。
若被御史弹劾,不是闹着玩的。
“坐着不舒服呀?就跪着吧。”
朱祁钰笑了笑,歪头问冯孝:“宋杰禀报过吗?”
“回皇爷,西宁侯禀报过的。”冯孝回禀。
“嗯,那就吃点肉吧。”
这样有点亏呀。
于康苦笑道:“陛下,这肉价格贵呀,您的军饷能不能再提一提?”
“提吧。”
朱祁钰道:“告诉太仆寺,明年多多养猪羊,鸡鸭鹅,都要多多养。”
“太仆寺养马养不好,这些畜生总能养好了吧?”
冯孝吓得跪下:“奴婢这就去传旨!”
“告诉太仆寺卿,及太仆寺内所有官吏。”
“明年让朕还不满意,就流放去西北填充人口吧。”
“不能做事的,就把位置让出来,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朱祁钰语气不善:“罢了,让他们滚过来,朕亲自跟他们说!”
“去外面跪着,让冷风吹吹,都精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