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打算在礼部下面成立专利局,你将毛衣所有工序,包括织机的制成,都拿去申请专利。”
“然后,就将织机的制造方法,毛线的制造方法,织毛衣的方法,公之于众。”
“让百姓随便开毛纺厂,中枢鼓励百姓开毛纺厂。”
“但是,开毛纺厂的商贾,则要交使用专利费,这个专利费收多少钱,朕还要思量,要低一些。”
“等民间开多了毛纺厂,皇家商行就把织机卖掉,专心收专利费即可。”
董赐听着觉得天方夜谭。
他们毛纺织厂费劲巴力研制出来的,凭什么公开呀?凭什么让商贾随便做呀!
谁敢模仿皇家商行的东西呀!
“毛纺厂的织工,优先把织机卖给她们,让她们自己纺织赚钱去。”朱祁钰道。
但董赐迟迟不应答。
朱祁钰低头:“怎么?没听明白?”
“皇爷,毛纺织是咱们先做的,凭什么让给商贾啊!”董赐觉得可惜。
“你不是收了专利费了嘛。”
“专利费才几个钱?咱们自己做才赚大头呢!”董赐道。
养心殿所有宫人都颔首。
自己做才赚钱嘛。
这就是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鸿沟。
“起来。”
朱祁钰心情好,给他解释:“朕问你,你一个人,能经营多少家毛纺厂?”
“只要皇爷下旨,天下任何地方,都能设厂经营。”
“那你能保证,没有贪腐吗?”朱祁钰问。
董赐语塞:“人皆有私心,自然是要拿一些的,但我们也占了大头。”
“朕再问你,一个人,是种自己的土地卖力气,还是种别人的土地卖力气?”
“自然是自己的!”董赐有点明白了。
“朕让天下人都开毛纺厂,是让他们给自己赚钱,积极性必然是比给朕打工更高。”
“至于贪腐,那是他们厂的问题,跟朝堂无关。”
“还有一条,若是天下人都开毛纺厂,毛纺厂还会赚钱吗?”
“同时,皇家商行业务这么多,怎么可能管一个小小的纺织厂呢?”
“若朕在天下开毛纺厂,是征税呢?还是不征税呢?”
“会不会有人打着朕的旗号,在民间招摇撞骗,坏了朕的口碑?”
这些不是没有的。
而是伴随着有明一朝的事。
为什么明朝口碑崩塌,就是因为皇帝与民争利。
不止争,还剥削得比谁都狠。
“若是由天下商贾做毛纺厂呢?”
“中枢照常征税。”
“皇家商行呢,就负责收专利费。”
“用这笔专利费,开发更多的产品出来,然后继续收取专利费。”
“你说说,哪方面能造福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