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心思,他猜出几分,想用军功集团制衡文官集团,形成洪武朝的文武分治。
但陛下您就没想想,一旦封出去大批勋爵,以您的能力,能镇住这些人吗?
太祖何许人也?
手下文臣武将,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他想杀谁便杀谁。
太宗又有多厉害?
他手下的武将,打仗水平可能都不如太宗皇帝爷儿仨。
您是以功封的,等军功集团做大,您是镇不住的。
等到时候,您还得想办法杀人。
可您杀武将,和杀文臣,可就不一样了。
最重要的是,文官不希望再出现武勋集团。
没看现在,能打仗的都是文官嘛。
胡豅、于康是要走科举的。
武勋衰落已成定局。
军功封爵的时代过去了,决不允许重现。
“哈哈哈,就算朕封他为王,他愿意吗?”
朱祁钰大笑:“朕封于谦王爵,于谦会自杀在大宁,哈哈哈!”
朝臣忍俊不禁。
奉天殿内雀跃无比。
“朕打算晋于康怀安侯,胡豅和顾荣、牛珍、塔尔古金封伯,诸卿意下如何?”朱祁钰问。
“陛下,于康虽有战功,但在战场上犯了罪,差点导致我军崩盘,老臣以为不赏不罚。”
王竑道:“胡豅怕是有科举之心,封爵并不适宜。”
“而牛珍、顾荣虽有战功,但仅凭一功便封爵,并不符合祖制。”
任谁都能看出来,皇帝迫切扶植军功集团。
“就是说,不封不赏喽?”朱祁钰眉毛拧起。
“陛下,胡豅要走科举的,封了爵位,就走不了科举了。”胡濙坚决反对给胡豅封爵。
他家是文官人家,绝不去当恶臭的勋爵。
“好,胡豅暂且不封。”
“于康虽然有过错,但于谦已经罚过了,他确实有大功。”
“先晋封怀安侯,但不赐世券。”
“塔尔、牛珍、顾荣皆封伯爵。”
“但都不赐世券。”
“世券可以再凭大功来挣。”
“塔尔古金赐名郑古塔,封乐安伯;顾荣封昌邑伯;牛珍封安丘伯。”
朱祁钰盖棺论定。
这伯爵封定了。
这一仗打得这么漂亮,怎么可能不赐下几个爵位?
千金买马骨。
论此战,灵魂是于谦,其他人只是借了于谦的光罢了,朕让他们单独领军,可都不是一军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