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举荐南京工部尚书王来,王来为人清廉,又有平乱之功,而且其人老持稳重,可为宣镇定海神针。”
“王来年龄太大了吧,还能奔波吗?”朱祁钰也觉得王来是个好人选。
王来知兵,会打仗,又懂建设。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年龄太大。
“陛下无须担忧,王来身体康健,如今尚能吃三碗饭,身体没有问题,只等陛下启用!”
王直说道。
“嗯,就任命王来为宣镇总督,重建宣镇!”朱祁钰拍板。
至于文武之争,那是臣子的事,他想的是平衡,以文制武,稳定的是皇权。
“赵辅为总兵,王琮为副总兵,那李秉和年富,没必要浪费在宣镇了。”
朱祁钰目光一闪:“让李秉去怀来吧,暂任怀来总督,年富回京,正好京中需要年富。”
“陛下,怀来未经战火,如何让李秉当怀来总督?”
张凤立刻道:“此于理不合,老臣建议,当派一勋臣,镇守怀来即可。”
朱祁钰一愣,这个李秉肯定得罪于谦了。
不然张凤不会出来咬他。
“你有何人选?”朱祁钰问。
“老臣以为,曹泰可为怀来总兵。”张凤看穿皇帝的心思,皇帝想多多提拔新勋臣,制衡旧勋臣。
这个曹泰是文人出身,参加过京师保卫战。
宣镇大捷,也该封爵了。
“曹泰资历不够,再派个老将辅佐吧。”朱祁钰算定下来。
又举荐卫颖、刘安等人。
朱祁钰觉得没培养价值,李文虽然会跪腆,但人不可靠,还是留在京中吧。
“陛下,老臣只能举荐龚永吉和张固,此二人在新建团营时征兵,皆有武功,又老持稳重,可辅佐曹泰。”林聪无奈。
勋臣真是凋零了,老持稳重的几乎没有。
“罢了,就让龚永吉去吧。”
朱祁钰想封龚永吉爵位,话到嘴边:“明日宣龚永吉入宫,朕和他谈谈。”
又聊了几句,便让其他退下。
留下杨信。
“杨信,知道朕为何单独留下你吗?”
杨信跪在地上,一声不吭。
“你先败后胜,朕没申斥你,但宣镇打败,损兵折将,不是没发生过。”
朱祁钰缓缓道:“朕赐你彰武伯,没有世券,就是罚你当日之败!”
“这爵位,微臣受之有愧!”杨信惊恐道。
“知道便好,你之功,并不配封爵,瓦剌之败,败在运气上,绝非尔等之功。”
“这次不止你,所有封爵,都不赐世券,因为尔等真正之功,还不够格。”
“这番话朕私下跟你说,是鞭策你。”
“于谦跟朕说,你是名将胚子,能继承他的衣钵,朕希望你戒骄戒躁,不要因为小小的彰武伯,便自娇自满,知道吗?”
朱祁钰语重心长。
“微臣谨记陛下谆谆之心,微臣谨记!”杨信微微松了口气,不是杨能的事。
“你父亲杨忠,是杨家家主?”朱祁钰忽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