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咸海四周都是沙漠,根本就没用。
等于多了一个青海。
油水捞不到,还要花钱驻守,问题是,这个地方无险可守,驻守成本巨大。
西北气候就这么恶劣了,想一想咸海会恶劣到什么地步。
大明还要投钱治理,就像兴都库什山脉,各国都不要,为什么,太穷了。
大明也是被迫接盘。
就这破地方,就算进入科技时代,也是一块烂地呀,根本开发不起来的,维护成本多大呢?多难管啊!
这些年,帕米尔高原,都成了毒贩子的天堂。
朝廷根本剿灭不掉。
更别说更难管的兴都库什山脉了,那可是帝国的坟场,老苏老英老美,都陨落在这里。
维护成本多高啊。
整个兴都库什山脉,朝廷每年要投入五千万的维护费用,每年要有上万军警葬身这里呀。
最恶心的是,这里无法大兵团作战,只能单兵作战。
战损率极高的。
边疆战士在用生命保护国家啊。
这也是朝廷要将这两块地纳入统治的原因,这都砸进去十几个亿了,再吐出来是不是傻?
最多五年内,大明就要多出第六十二个省。
就在兴都库什山脉上。
大明还真有这里的法统。
一来自大唐,二来自大元。
大唐时期,这里一部分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另一部分隶属于吐蕃。
大元时期,这里属于帖木儿汗国,明承元制,这里就是大明的领土,无可争议。
连名字,朝廷都起好了,叫归墟省。
归墟,来自神话传说,传说中,归墟有五座神山,岱舆、员峤、方丈、瀛洲、蓬莱。
兴都库什山脉,恰恰全是层峦叠嶂的山脉,正好以神山为名,就叫归墟。
主要因为安西都护府,还是帖木儿汗国,他们叫的名字,都不好听,什么细柳州、条支、小勃律等,都是音译的名字。
还不如起一个新名字。
就跟费尔干纳似的,大明也要改名了。
老皇帝挺喜欢费尔干纳的,这是古名,可朱见漭觉得这名字,不符合东方叫法,也想对其改名。
改名叫做天山省。
因为费尔干纳盆地,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夹着的盆地。
朱见漭总觉得这名字挺怪的,其实费尔干纳,魏书译为破洛那,唐朝译为拔汗那。
到了明朝,就变成了费尔干。
景泰朝,就叫成了费尔干纳,这可不是朱祁钰叫的,而是西域记里面的音译。
都是音译,西域记音译的比较准确。
大明实控之后,也就没改名字,就叫费尔干纳省。
朱见漭秉政之后,认为这名字不好,就有意改成天山省。
阿尔泰山北麓,早期设有阿尔泰省,后来和唐努乌梁海省合并了,也就没有了阿尔泰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