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多少字 > 第761章 清明(第1页)

第761章 清明(第1页)

朱青他们一夜脚不沾地的忙碌,四九城所有的寺庙都查清。  无一例外,都是最后一下钟声,敲不响。  为了妥当起见,第二日裴笑拽上谢知非,亲自往城外去。  一通暗查下来,又是那四个字:无一例外。  回到衙门,裴大人命黄芪冲了一盏茶,门窗紧闭,开始绞尽脑汁写奏章。  憋了一个上午,好不容易憋出五百字,裴大人对黄芪说:小爷憋泡屎都没这么累过。  折子递上去,裴笑就等着新帝召见。  一连等了三天,宫里的鬼影子也没等来一个,这时,裴笑才意识到怀仁说的那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新帝连他的奏章都不看,果然是爱屋及乌,恶其余胥。  小裴大人其实料错了。  他的折子就压在御案上,只是新帝压根没有时间去看,  先帝的灵柩再有几天就要葬入皇陵,宫廷内外,满朝文武都在忙着这一桩大事,生怕出什么岔子。  锦衣卫府的审讯依旧进行着,林海,林涛屈打成招,随口咬出了几个人。  由这几个人又牵出了一连串的人,锦衣卫的牢房里,人满为患。  上司赵文途被折磨的只剩下一口气,却还是死死咬定背后没有指使者,就是钟没敲响,他亲眼看到的。  冯长秀摸不透新帝的性子,忍着没把人弄死,气都出在了北镇抚司蔡四的身上。  官大一级压死人。  蔡四心里把冯家的祖宗十八代,都拎出来骂一遍,脸上却依旧唯唯诺诺,满脸堆笑。  入夜,蔡府有人不请自来。  来人,正是谢知非。  谢知非什么话都不多说,从怀里掏出一份裴大人奏章的抄录副本。  蔡四接过来,低头一看,白面脸上惊惧无比。  他便是死上个十七八回,也根本想不到,原来那日钟亭的钟,是真的敲不响。  良久,他抬头看着谢知非,低声道:“三爷为什么帮我?”  “因为四爷也曾经帮过我,也因为……”  谢知非桃花眼轻轻一扬:“四爷这些年在冯大人的手下伏低做小,委实不容易。”  这话,简直说到了蔡四的心尖儿上。  锦衣卫这个地方,说白了就是一个小朝廷。  上位者压着、踩着下位者,防止他谋权篡位;  下位者拼了命,想踩着上位者的尸体,往上爬;  没有谁对谁错,只比谁他娘的心更毒,手更辣。  冯长秀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是他蔡四,另一个是锦衣卫南镇抚司杨一杰。  杨一杰是汉王的人。  汉王倒台,也就意味着杨一杰的官路到了头,清算是早晚的事。  冯长秀怕自己出头,这才变着法的把气出在他身上。  如今有了三爷这个消息……  蔡四按住心里的狂喜,手撑着膝头,“这事儿,要我怎么回报三爷?”  “这话说的。”  谢知非脸上却笑得一团和气,“我能看着四爷风风光光走在最前面,心里就很欢喜。”  蔡四看着面前的年轻人,一时间默然。  这位世人眼里纨绔子弟,明明可以仗着太子殿下为所欲为,偏偏十二分的谦逊,厉害全在里头。  “什么四爷四爷的,生分了。”  他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知非啊,以后该唤一声四哥。”  “四哥!”谢知非脸上露出一记无邪的笑。  把消息传给蔡四,这是他考虑了几天后的结果。  冯长秀是先帝的人,新帝虽然用他,但不会用多久,不过是顾及着先帝尸骨未寒罢了。  既然锦衣卫总指挥使的位置早晚会换人,为什么不能换成蔡四?  蔡四和他相交多年,关系已经处得很好,但用钱开出来的道,还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如今,自己给了他这么大的一个恩慧,日后两人的关系和从前,就完全不同了。  不图回报吗?  想得美!  为着晏三合,他想图得更多。  ……  翌日,午时。  一封锦衣卫北镇抚司蔡四的密信,悄无声息地送到新帝贴身的内侍手上。  内侍趁着替新帝清扫书案的时候,把密信放在了奏章的最上面,用镇纸轻轻一压。  两日后,一具巨大的金丝楠木梓宫从皇宫抬出。  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僧人道士浩浩荡荡地跟随其后,一直将先帝的梓宫送到了城门外三十里。  接着,梓宫被抬上马车,直奔皇陵而去。  去皇陵的这一路,异常的顺利,不仅没有“咔咔”的异响,就连个颠簸都不曾有,这让所有送殡的人,都暗暗松出一口气。  随着梓宫被抬进皇陵,永和帝赵霁的一生,真正的尘埃落定。  ……  先帝出殡后的第二日,便是清明。  清明就要祭祖。  其实京城高门祭祖,一般会提前几天进行。  谢家的祖茔远在安徽府,前几年谢道之带着三个儿子回去过一趟,掏钱把祖茔修缮了一下。  京城离安徽府一来一去得大半个月,所以每天清明前,谢家就在祠堂里祭祖。  今年因为山陵崩,谢道之太忙,小儿子也整日不见踪影,这才在清明当日开了祠堂祭祖。  吉时一到,老子带着三个儿子点香烧纸,磕头祭拜。  谢三爷拜着谢家祖宗,心里想的却是郑家的人。  又一年了,也该去山上看看他们。  今年他和步六约好的,午后在山下汇合,再一同上山祭拜。  要不要带着晏三合呢?  最好是带着。  让祖父看看当年他拼死护着的孩子,如今已经长到这么大了。  找个什么理由把她带着呢?  还是说像上回那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人带去了再说?  步六那头,又该找个什么借口搪塞一下?  如果拜过了郑家,要不要顺势去沈杜若的坟上看看?  好像不在行,没有借口啊!  “老三,老三……”  “啊?”  谢知非一激灵,才发现自己还保持着磕头的姿势,赶紧从蒲团上爬起来。  谢道之看着小儿子消瘦的脸,刚要好言好语关心几句,不想小儿子的话,抢在他前面。  “爹,我衙门里还有急事,先走了。”  谢道之看着他匆匆背影,扭头看向大儿子。  大儿子一脸歉意,“父亲,我也有事要先走,我岳母头一个清明……”  “去吧!”  谢道之一腔父爱没地方出,目光落在二儿子身上,“今儿个你哪里都不准去,给我在家好好呆着。”  谢不惑微微一笑。  “儿子本来就打算陪着父亲和老祖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