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多少字 > 第244章 胭脂(第1页)

第244章 胭脂(第1页)

万籁俱寂的时候,朱青才敲响了静思居的门。  晏三合本来已经歪在床上昏昏欲睡了,一听是请她过去,黑眸里顿时射出亮光。  李不言把包袱往身后一系,小心翼翼地扶起她。  汤圆弯蹲下去替晏三合把一只鞋子穿起来,另一只裹着厚厚的纱布,也不用穿。  “汤圆,你先睡,不用等我们。”  “我等姑娘回来。”  汤圆指指针线篓,“正好得空给姑娘做几条宽松一点的夏裤,这样脚伸进伸出也方便。”  “别省油灯,仔细眼睛。”  李不言叮嘱了一句,抱起晏三合便走。  走出院子,她压着声:“越看越觉得这丫头贴心,还知道替你辩一声。”  晏三合点点头。  汤圆这人话不多,但衣食住行安排的妥妥当当,不用她和李不言操半点心。  还耐得住闲,哪怕空了也不往外头跑,不和谢府其他的丫鬟们磕瓜子,嚼舌根,张家长李家短的,宁肯缩在房里做针线。  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明明心里一肚子疑惑,愣是一声不问,只做好一个下人的本分。  “以后,咱们行事不用避着她。”  李不言轻笑一声,“不避也好,有些事情她早晚要知道。”  两人一路说着闲话,很快便到了世安院,朱青提着灯笼早早地等在院门口。  进到书房,晏三合和李不言同时愣住。  书房里有张罗汉床,床的中间摆着一张小几,一头歪着谢知非,另一头……  另一头坐着一个穿着紫色罗裙的美艳妇人。  柳叶眉,水蛇腰,胸脯沉甸甸的,想让人忍着不往那边瞄一眼,都难。  那妇人正剥着荔枝,十根葱一样的手指,每一根指尖涂得红艳艳的,比那沉甸甸的胸,还要夺人眼珠。  妇人剥出一颗果肉,目光滴溜一转后,凑过身子,送到谢知非的嘴边。  “三爷,啊,张嘴……”  谢知非用眼神示意她别发骚,给爷安分点。  “这一位是晏三合,她找你来有点事。晏三合,这一位叫梅娘,有什么你直接问她。”  晏姑娘?  晏三合?  终于见着真人了。  梅娘把果肉往盘子里一扔,起身冲晏三合娇滴滴地道了个万福。  “晏姑娘安好。”  “梅娘不必客气。”  “晏三合,你坐这里。”  裴笑指了指竹榻,“帮你试过了,舒服的很。”  李不言小心翼翼地把人放下,裴笑拿过一张小方矮凳,“伤脚架上来,这样好得快。”  “多谢!”  晏三合一点一点搬动着伤脚。  裴笑嘿嘿笑,自家夫妻,谢啥?  晏三合坐舒服了便开口,“梅娘,不介意我一上来就谈正事吧?”  “姑娘这叫说的什么话。”  梅娘娇媚地看了谢知非一眼。  “要不是姑娘找我,我这种身份的人,这辈子也甭想踏进谢府的门。”  倘若梅娘不说这话,晏三合不会往那方面深想。  她这么一说,再配着她这一身的装扮,还有行事做派,晏三合眼中露出几分同情。  这世上有几个女子是自甘堕落的?  都是不得已才倚门卖笑。  再看谢知非,晏三合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些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能把人请到家里来,可见两人是熟悉的;  能和倚门卖笑的人熟悉,可见这三爷没少往那勾栏里跑。  谢知非一看晏三合露出这样的眼神,就知道这丫头怕是想歪了。  他也不多解释,“朱青,你去外头守着院门,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是,爷!”  门掩起来,李不言把包袱里的把东西一件一件摆在梅娘面前。  “梅娘!”  晏三合:“今儿劳你跑这一趟,是想请你帮忙看看这几样东西,是什么时候的样式?”  梅娘茫然地向三爷看过去,三爷没说话,小裴爷发话了。  “好好看,看出些名堂来,裴爷重重有赏。”  梅娘这才拿起胭脂盒,放在手里翻过来,覆过去的看。  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晏三合:“怎么,有问题?”  梅娘笑吟吟道:“晏姑娘,这胭脂盒不是时下流行的款式,这个样式,这个做工,已经很有些年头,现在市面上早就买不到了。”  晏三合:“你能看出来,大概有多少年?”  梅娘伸出手指拨算了几下,“最少有二十几年,反正自打我用胭脂以来,就没见过这种样式的。”  二十几年?  那就是静尘二十岁左右的时候。  她竟然还藏着那么久远的一盒胭脂?  这是为什么呢?  晏三合与谢知非对视一眼,又问:“梅娘,你从这胭脂的盒子,能不能看出这东西是好的,还是差的?”  梅娘用手掂掂重量,“晏姑娘,挺沉的,越是沉的胭脂盒,价格越贵。”  晏三合:“那么也就是说,这样的东西,不是普通人家用的?”  “必须是高门大户。”  梅娘媚然一笑:“当然,勾栏里的当红姑娘,也能用得起。”  话落,小裴爷一双眼睛恶狠狠瞪过来。  梅娘挑眉:小裴爷,这是咋了?  裴笑瞪眼:别勾栏勾栏的污人家姑娘的耳朵。  梅娘一看裴爷这副样子,再想想他见着晏姑娘那副殷勤的样儿,哪还有不明白的。  哟,原来是小裴爷的心上人啊!  晏三合对两人的眉眼官司浑然不查,“梅娘,你再看看这件水田衣。”  梅娘一寸一寸看过去,用手摸了又摸。  “这件水田衣也是有些年头了,而且料子极好,晏姑娘你看这袖口。”  她指着袖口上的牡丹花。  “因为水田衣是从宫里传出来的,最初是在高门大户里时兴,所以袖口都绣牡丹、梅、兰、竹、菊这些富贵花。”  “如今呢?”  “如今平头百姓也穿,衣袖上就不时兴绣花了。”  “为什么?”  “姑娘看这衣裳,一块一块不同颜色的布料拼接而成,已经足够艳丽明亮,哪还需要用花再做点缀。”  晏三合抬头,再次与谢知非的视线碰上。  两人都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诧异。  胭脂是二十多年前的,衣裳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不用想这绣花鞋多半也是。  静尘用这样一套衣裳做寿衣,显然是有用意的。  那么,用意是什么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