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村因为魅王的原因,倍受人关注,但是来拜访的人几乎没有,因为他们都害怕这个王爷。
相信,有了这一层关系,这里的村民,只要在凉州地界,一般不会受到欺负的。
时间过的飞快,南方的雨季时间漫长,动不动就会下雨,今年还不错,这边没有受灾,一切都安安稳稳的。
保芝堂的掌柜在尝过新米后,给村长定的价是五十文一斤,有多少收多少。
这么一算,那十斤就是五百文,一百斤就是五两银子,一千斤就是五十两,一亩地可产稻子一千三百斤,脱了壳,差不多有一千斤的米,纯收入就有五十两,那十亩地呢?
以前的稻子不脱壳是十文钱一斤,一亩地也就是八两银子,再交交税,也就是五两银子,就按一家十亩两季,也就一百两银子,除去吃喝,一年到头儿就剩不下多少了。
保芝堂给出的价钱让村长欣喜若狂,他回到家,就把村民们召集在一起,把这个好消息跟大家一说,有的信,有的不信。
信的人都在村长这儿买了稻种,回家就把自家的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种新种,一份种以前的种子。
他们虽信,但也是很小心的,毕竟都是靠着地生活,万一不行,也不至于饿肚子。
新的事物要想让人接受,就得有人尝试,大旗村的村民,有一大部分人种了,一小部分人观望,村长也没强求,他可是把自家的地全都种上了新品稻种。
不但全种上了,还在自家地里养了鱼,没事就跑到地里去看,天天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若是全村人都种,不出两年,家家都能盖上砖房,人人手里都余钱,到时候大旗村将会是大萧国最富裕的村落。
封我为郡主啦
转眼,金秋十月到了,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墨染出关后,就没再闭关,她还象个没事人一样,到处的转悠。
这几个月,柳氏和姜空几乎隔三差五的出去,每次回来,都成车成车的东西搬到山上。
两人天天没事就凑在一起商量着买什么,因为嫁妆的事,都上了火。
墨染摇摇头,她还是个孩子,不用那么正式,走走过场就行了,可是萧承峻和自家爹娘都不同意,非要风风光光的,正儿八经的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
她反正什么都不管,到时候嫁衣一穿,让干啥干啥就行了。
闲的没事,她带着那些小宠在山里溜达,提个小篮子,看到想吃的果子摘一些,回家洗干净,就和小宠们在凉亭下,你一个我一个的吃着,过的那叫一个悠闲。
而山下的村民们,开始收割稻子了,有欢喜的,就有生气的。
那些种了新种的农家一个个全都喜笑颜开,只要在地边看看自家稻子,就知道今年肯定比往年多收不少,而且打出的米,保芝堂会来这里收,五十文一斤呀,一季儿就赚几百两的银子。
用银子再买别的地方的新米,再交上公粮,划算的很。
再看那些没种的,一个个后悔的都想把自己埋了,那可是几百两银子呢。
墨染在山上就能听见山下的村民说话,这些人的嗓门大,说个话跟吵架一样,她不想听见都不行。
村里有村长领头,她没什么不放心的,山上的新茶在这几个月也都成长起来。
北面的茶,到了明年就可以采摘了,南面一年两季儿,就这两座山的出产,姜家就吃不完花不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