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陈兰采的左手上,她轻轻拈起一颗棋子,微笑着道:“对了,君侯,您是月痕学院的弟子,吴秋笛院长的高徒,不知道您对治国之道有何见解。”
李清瑶抬头看了她一眼:“仙子言重了,我不过一稚童,怎能妄谈国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况且此处既无六耳,只当是你我二人间的玩笑罢了。”陈兰采说罢,不等李清瑶再拒绝,“君侯可知道倪日国,最近屡次骚扰我边界,朝野之上有人议战有人议和,不知君侯有何高见?”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圣人亦是不得已而用之。”
陈兰采抬眸看了李清瑶一眼:“你的意思是,忍?”
李清瑶笑笑:“当然要战,只是战场不在千里之外的沙场上。而在朝野。”
“朝野?”
“私以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只需君王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那么敌国再强,也必畏之矣。”
“君侯是说,我们朝野之上做的比他们好,他们就不战自退?”
李清瑶微笑着:“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庙堂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其实这也是余怀诸位先王的遗愿,也正是因此,经过诸代先王的励精图治,我余怀才能有如今之繁盛……至于倪日国,还有邪马,摩奴等国不过芥藓之疾,他们来犯,我们择一大将将其击退便是。”
陈兰采也平静地道:“可是诸位先王的忍耐只是过程,并非是最终目的……君侯不觉得,外患一日不除,我们余怀的百姓就一日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
“如今外敌环伺,我们守则有余,攻则不足。一旦开战,胜负难料。上战伐政,其次伐谋,其次伐交,其次攻城,短兵相接,尸横遍野,那是下下之策。”
“我们想要和平,可边境将士和百姓,能有一日安寝么?强敌环伺,我们真的能千日防贼吗?”
李清瑶默然。
……
“姐姐,怎么样?”陈兰蝶和挽着陈兰采离开。
“她和太后一样的口风。”
“李家是太后一党,自然站在太后那边……不过,我们真的要在意她吗?她已经是废人,怎么想不重要吧。”
陈兰采微微一笑:“不要看不起她,即便灵力尽失又如何?劳心者治人,有时候不缺强者,缺智者。并且今天和她交谈,我确定了一件事。”
“什么事?”
“此人极有城府……并且,她恐怕并不赞成太后。她也渴望变革……桌上的那些字,她是故意留给我看的。”
陈兰蝶有些开心道:“那照你这么说,我们可以拉拢她咯?她毕竟是沈家未来的少夫人,说不定可以……”
“不一定。”陈兰采摇摇头,摸了摸陈兰蝶的脑袋,“李清瑶没有特殊的表态,恐怕也是在观望。以后再看吧,希望她不会成为大王的阻碍。”
李清瑶回到书案上,将之前的文字焚烧掉。
“刚才你为什么那么说?”阿福好奇地问,“你应该知道姜乾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