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尖利如针,直刺脑海。几名年轻巡访使当场抱头蹲下,几欲呕吐。唯有净心盟九人不动如山。其中一位老妇睁开眼,泪水滑落:“你说得对,我杀过人。但我记得那天夜里,我抱着死去的女儿,才发现自己竟连她的生日都记错了……从那以后,我每天给陌生孩子送糖,因为我想弥补一个再也补不回来的拥抱。”
她话音落下,灰雾微微退缩。
另一位男子接道:“我是贪官。我拿过十万两银子,害死三条人命。可我也记得,母亲临终前抓着我的手说:‘儿啊,做官要对得起良心。’我当时笑着答应,转头就把遗言当笑话讲给别人听……现在,我愿意用余生偿还。”
一句句坦白如刀,剖开血肉,露出森森白骨。灰雾开始扭曲、哀嚎,最终凝聚成一个人形??正是展昭的模样,但面容狰狞,双目赤红。
“你们虚伪!”它咆哮,“你们标榜悔改,实则逃避惩罚!你们歌颂光明,却不肯承认黑暗也是人心一部分!”
苏婉儿缓步上前,面对幻影,平静道:“你说得没错。黑暗确实是人心一部分。但正因为如此,选择走向光明才值得尊敬。展公从未说自己完美无瑕,他只是坚持,在每一次动摇时,仍愿拔剑护弱小。你不是他,你是那些不愿面对自身阴影的人投射出的怨念。”
她取出一面小铜镜,映照幻影:“你看清楚??你愤怒的根源,不是我们伪善,而是你无法原谅过去的自己。可若连你自己都不肯救自己,又怎能指望别人为你点灯?”
刹那间,幻影剧烈颤抖,发出一声凄厉长啸,随即炸裂成万千光点,尽数没入黑桃树根。
众人屏息。良久,树身轻轻一震,一朵全新的花苞悄然绽放??此花通体透明,内里似有星河流转,既非黑,亦非金,而是介乎虚实之间,宛如一颗跳动的心脏。
“这是……‘本心花’。”守树老人老泪纵横,“传说唯有当‘忆廊’完成自我净化,才能催生此花。它不象征胜利,也不代表纯净,而是承认残缺后的重生。”
自此,忆廊重新开放,但增设“三问门槛”:欲入者,须先回答??
一、你最不愿想起的事是什么?
二、你是否真心希望改变?
三、若无人知晓你的善行,你还愿去做吗?
通过者方可进入。而每一人走出之后,无论哭泣或微笑,皆需留下一句真言,刻于廊壁。十年累积,竟成万言碑林,字字带血含泪,却无一虚言。
然而,风波再起于朝堂。
新任宰相裴世衡联合礼部尚书,上奏皇帝,称“明心院蛊惑民心,妄图以情绪动摇纲常”,请求废除“民心考核”,恢复旧式政绩评定。更有御史弹劾苏婉儿“私设审判,逾越法度”,理由竟是某村百姓依据《光明册》自发评议一名乡绅是否“德行配位”,并将其逐出宗祠。
朝议之上,裴世衡冷笑:“陛下,治国靠的是律令与赋税,不是几句温情故事!如今民间盛行‘种心树’,孩童不读圣贤书,反倒背诵什么‘今天我帮阿婆提水’,长此以往,礼崩乐坏,国将不国!”
年轻的皇帝犹豫不决。他曾亲眼见过母亲因忧思过度病逝,也曾在微服私访时目睹百姓跪求青天大老爷伸冤。他知道苏婉儿所行并非无益,可他也害怕失去掌控。
消息传回明心院,众人愤慨。林知微怒道:“他们根本不懂!这不是取代法律,而是唤醒良知!法律能判人死刑,却不能让人学会尊重生命!”
苏婉儿却只是静静望着窗外那株少年们合力栽下的心树,轻声道:“他们怕的,从来不是混乱,而是觉醒。当百姓开始思考什么是善、什么是责任,权力便不再能轻易操控人心。”
她提笔修书一封,不递朝廷,而是送往天下各州县学府、音疗堂、巡访站,以及每一位“悔悟使者”。信中仅一句话:
>“请告诉所有人:这一次,轮到我们守护规则之外的光了。”
七日后,奇迹降临。
全国各地忽然出现无数匿名信件,内容皆为同一格式:
开头是一段《光明册》中的平凡善行,
中间附一句“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这样做时的心情”,
结尾则是一个问题:“如果你不做,谁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