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那五个书吏对高丽来说,乃是杯水车薪,有何之用?”
郭安淡淡一笑,继续说道:“朱长史,要是从长史司派出五个书吏之后,再招录十五个书吏呢?”
朱复下意识的看向朱棣。
朱棣缓缓点头,“咱府上,是需要大量培养书吏了,可招录二十个书吏!”
朱复一喜,连忙说道:“殿下放心,微臣回去之后,便向那些书吏询问。想必,会有很多书吏都想前去高丽为官,主政一方呢!”
“甚好!”
朱棣微微点头,随后再次看向郭安。
郭安继续说道:“殿下,可派去倭国一艘大船,从倭国调回上百个官吏与武将,那些被流放到倭国的官吏与武官们,足以弥补高丽官吏的空缺!”
朱棣两眼一亮,“可!”
朱复与金忠两人,也都下意识的点着头。
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为何当初郭安要建议燕王殿下,花费那么多钱,去将那些将死的官吏与武官们,买去了倭国!
而且,殿下也同意。
郭安继续说道:“殿下,既然那些高丽贵族们都开始大规模的臣服我燕王府,那我燕王府必然要给他们有所回馈!”
“嗯?”
朱棣与朱复等人,又都是一脸疑惑。
“郭卿,我燕王府该如何给他们回馈?难不成,还要赏赐那些高丽贵族?”
“殿下英明!”
郭安竟然微微点头。
朱棣与朱复等人,都不由有些不悦。
好在,郭安继续说道:“殿下,那些高丽贵族仰慕我大明儒家文化,喜好我大明服饰与物件,可给与那些高丽贵族来我大明求学之名额。
小的高丽贵族,每家可出两个子嗣来我大明求学。
至于那些大的高丽贵族,每家可出五个子嗣,来我大明求学。
我燕王府可给他们分配一些屋舍,但是吃食与衣着、纸墨笔砚这些物件,需要他们自己购买!”
朱棣若有所思道:“让这些高丽贵族前来我大明求学?郭卿,可是要让这些高丽贵族之人为质子?”
“殿下英明!”
郭安奉承一句。
不过,很快便又说道:“殿下,其实让这些高丽贵族可派人子嗣来我大明求学,还可让他们见识到,我大明的繁华与强盛。
如此,他们必然不敢再起任何异心。”
“另外,人皆有慕强之心。在见识到我大明的强盛之后,他们必然会以我燕国子们为荣。”
“同时,这些高丽贵族之人来我大明求学,也可让那些高丽贵族的下一代之间,生出间隙。”
“还有,在这些高丽贵族来我大明求学之时,让他们学习什么,皆由我燕王府来决定。
比如,殿下可安排一些儒家老夫子,给这些高丽贵族子嗣,灌输一些要时时刻刻忠于我燕王府,忠于大明的思想。
对这些高丽贵族子嗣,只求他们一个个都为庸才,不为英才……”
“如此,等到这些来我大明求学的高丽贵族子嗣返回高丽,那便是高丽安然无忧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