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都重生了又当消防兵了笔趣阁 >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一场24年的结果(第2页)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一场24年的结果(第2页)

历时24年的实践证明失败,结果证明,同等条件下,转制地方的消防员,无法发挥现役制的同等战斗力。

这件事,震撼了方淮。

以前他真是太孤陋寡闻了。

竟然有这样一个地方,搞了24年的超大型消防实验,证明了他想证明的结果?

这种结果,既让他极度振奋,又让他极度担忧。

振奋的是,前世在网上看到那些说法,认为改制地方后也不错,战斗力强了,控制灾害的战术也多了,比以往的公安现役制更专业了,曾让他摇头叹息。

这种说法,简直是在诋毁曾经的消防军人用纪律和鲜血创下的荣耀。

那时候是啥情况,啥装备?

改制以后那几年,科技在怎样的发展?国家在消防经费上投入了多少钱?

那几年,直升机支队有了,无人机有了,遥控战车有了,山地消防摩托有了,模块化运输有了……

个人装备,随车装备,亦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的条件差距,战术上,怎么可能相较呢?

如果是相同的条件,现役制消防,会差吗?

如今,已经有了证明。

深圳地方化消防制度,有的从84干到了08年,经验多不多?

还是同为公安体制下的民警制公务消防员,人员逾900名,时间整整24年,这个实验,条件够不够好?规模够不够大?时间够不够长?

留队的问题,后世消防的辞职率那叫一个高,现役制好歹最少干满两年呢,地方制那真是说走就走了。

不过这些,还是后话。

这样的对比,让方淮对留制的方向更加坚定。

只是,他担忧的是:连罗总这样的耳目通达之人都信心满满,觉得消防不可能转地方,但转制还是来了。

逆大势而流,前路艰难啊。

还好,罗总在改革的想法上,与他达成了大部分一致,而且对于方淮的其他动作也是十分赞赏,方淮缺背景,罗总也缺一个操盘手,双方的合作基础十分坚实。

……

1月6日。

“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二中队的队伍,终于来了。

没有水门仪式,大巴车进了中队,一帮人在锣鼓声的迎接中乌泱泱下车。

“我靠!张……张东?你也来了?”

“老毕!我擦,好久没见了!”

一车大巴人下了车,就是一个大型认亲现场。

同年兵,老战友,一同培训的队友……足足18人。

这18人,加上原来二中队的30人,后调来的连序,尹文,及全国大比武调来的五人,总共54名现役。

……没算错,司务长退伍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