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悠噫噫的什儿。
恨多恨多悠噫噫的什儿。
方淮匆匆忙忙提着大包,赶上了最后一班滨海国际机场天津—贵阳的南航客机。
空乘小姐姐介绍着南航在国内诸多航空公司里压根排不上号的飞机餐时,方淮坐在窗边,给战友们口中的仙女拍了张照,发了一条平安彩信,然后拉开了身边窗口的遮光板,看着外面的飞机排队起飞,陷入思考。
此行回林城,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于副局临走时说,大应急的标题就不错,他那个快速反应部队,暂时太过激进了,让他好好从局内网的新《消防法》草案入手,把具有操作意义的东西,和展望的内容要分开,展望可以有,但要让人一眼看出这东西的价值。
这句话,也让方淮知道了陈局长对这份大胆方案的的兴趣产生自哪里。
那也行,改革一步步来。
先从专家库和企业等条件低,又十分合理的诉求入手,把政府部门配合的部分先剔出来,放到后面的展望部分。
消防指挥系统这种技术暂时不成熟的,也可以先放后面。
增加一个小组出勤制度,带一下消防科研所的问题。
当然,只能带一下。
这件事,恐怕是国内消防最接近西方资本主义的部分,研发装备,几乎靠企业,进口,相关部门,几乎没有任何产出。
目前扎根国内的消防企业,比较拿得出手的中国消防企业集团,是中外合资,排名第二的海湾安全技术公司,则是外资公司。
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不是不好,但消防的巨头公司都有外资背景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国内的消防技术研究,还处于完全的落后阶段,亟待积极投入。
国内消防部门的科研几乎只停留在纸上阶段的问题,这么明显的缺口,不会没有人看到的,关键的问题,估计还是钱。
还有,就还是那个问题,专业人才的培养。
这些东西,领导看看就好,暂时落实不了的东西,咱们不搞多了,先把标题填上去,以后再详写内容。
他如今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急着一次把想表达的全表达出来,以防表达的时机不再,如今上有领导接应,只要条件合适,他随时可以表达意见。
要领导愿意一直接应他,保持这种优势,就得让领导满意。
不能犟。
第二件事,就是安顺平坝的连环车祸。
那件事,应该是18日的上午发生的,并不是贵阳境内,而是增援,具体的过程,方淮前世并不太清楚,当时只顾着悲伤了。
那时他又是新兵,两日以后,才被允许参加了舅舅的追悼会。
他只从别人口中知道了一些舅舅被撞的细节,他是停在了一辆大巴车的后面,被后面的救护车追尾,后面的车接连撞上来,舅舅的车被整个撞废了。
听说是个山谷路段,当时的现场,血腥得很。
具体的,恐怕只有亲临现场,才知道。
怎么确保李支不出事?
预警……不太现实,首先他不确定具体的路段,其次,这么具体的事,他怎么说?冒着风险说了,就能保证不发生吗?
方淮摸着额头,沉思着。
……
当晚,8点半,方淮出了机场。
却并未归队,而是到支队附近,找了家酒店住下。
……
翌日,9月18日,周四。
今天的贵阳,有些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