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陈建军脸上红光满面。
曾经,他是个飞扬跋扈的土财主,老婆奴,想办法欺压村民。
现如今,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在村民由衷的喜悦和尊敬中,对自我工作产生认同!
没错!
自己好歹也是村长,在做有意义的事。
他将家里的别墅腾出来,让农科院的教授和学生住进去,一日三餐伺候好,自己则搬到年久失修的老屋里,墙壁透风。
屋子虽然是冷的。
心里一片火热。
李牧野七十多岁的年纪,精神头却很足。
他带着学生,教村民们如何科学种植、养殖,村民们踊跃提问。
陈天旭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去听。
他买了个厚厚的笔记本,跟在李教授后面,笨拙地记录着。
李教授讲得多。
陈天旭记得着急,有时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有时写的字自己也不认识,又挝耳挠腮,找人去请教。
一时之间,村里掀起一股人人学习的热潮。
走在田野间。
李牧野蹲下身,抓起一捧土。
他看着众人,不疾不徐地说:“土地不同,粮食的产量也不一样。如果想让土地的产量高,我们首先要帮土地寻找密集的微生物群,有蚯蚓、昆虫、蘑菇和细菌,他们能帮土壤通气,给泥土带去活力。”
“我们种地下农作物,可以用稻草来保护土地。”
“稻草一年接一年地腐化,不断给土壤带去养料。如此一来,既不需要翻土,除草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不翻土,草籽重见天日的机会就少。”
“少浇水,土壤更热,活动更快,表面不被践踏,种植更密集。”
“因此,生产率可以增加十倍!”
……
乡民听得一愣一愣。
生产率增加十倍,这是什么概念?
“他一个养猪的教授,懂那么多?”
“人家还是农业生物学博士!能骗你,这些都是有依据的!”
“十倍,不管种什么,都要发财了!”
大家简单讨论着。
李牧野毫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增加土壤浓度,改善土壤环境。
通过一系列举措,产量能比相同面积土地增加七八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