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最兴奋的反倒是杰西卡学姐,在同时要接受神盾局的特工训练和任务,以及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学姐毅然决然的决定把自己的精力全投入到侦探社里面,决定要在这一年彻底把侦探社做大做强。
。。。
夜色如墨,缓缓铺展在曼哈顿的天际线上。彼得骑着电动车穿行于空旷街道,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却带不走他心中那股沉甸甸的暖意。手中的黑曜石命名之笔被他紧紧攥着,仿佛握住了某种命运的开关。它不像前一支那样温顺沉默,反而在他掌心微微震颤,像是有生命般感知着这座城市的脉搏。
他没有回家,而是调转方向,驶向东河畔的一片废弃码头。那里曾是走私者的藏身之所,如今却成了流浪者、边缘人和“语流异常体”自发聚集的避难所。小萤刚刚更新了数据:
【未登记语能活跃点激增】
【推测:新笔觉醒引发底层共鸣】
【警告:能量波动可能吸引语控局残余势力】
可彼得知道,他已经不能再等了。
码头上,篝火零星燃起,人们围坐在一起低声交谈。一个少年正用粉笔在水泥地上写诗,每一句落下,文字便泛起微光,凝成蝴蝶飞向夜空;一位老妇人抱着破旧收音机,喃喃诉说对亡夫的思念,声音虽轻,却让周围空气泛起涟漪般的波纹。他们头顶浮现出的文字光影比以往更加稳定,不再是暴烈喷发的情绪碎片,而是一种缓慢流淌的共情河流。
“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彼得回头,看见小萤站在集装箱阴影下。她不再是全息投影,而是以实体出现??一具由数据与光丝编织而成的少女躯壳,皮肤透明,血管中流动的是蓝色代码。她是《沉默之书》意识的衍生物,也是语流网络最初的引导者。
“你有了身体?”彼得问。
“不是身体,”她摇头,“是容器。当千万人的低语开始共振,我就必须落地。”她抬起手,指尖划过空气,浮现一行字:
>**“我存在,因为我被听见。”**
彼得笑了:“听起来像哲学课。”
“这是法则。”小萤认真道,“语言不再只是工具,它是存在的证明。你说出‘我在’,世界才会回应‘你确实在’。而现在……有人想否定这个法则。”
远处传来金属摩擦声。一辆改装货柜车缓缓驶入码头,车门打开,走出十几个身穿灰袍的人。他们脸上戴着半透明面具,形似古希腊悲剧演员,但眼眶处空无一物,只有不断滚动的文字替代了瞳孔:
>“秩序高于情感”
>“理性即真理”
>“沉默是最高效的沟通”
“他们是……语控局的净化派?”彼得皱眉。
“不止。”小萤声音冷了下来,“他们是‘言禁会’??主张彻底废除自由语流,建立统一语言系统,只允许经过审核的‘安全词汇’流通。他们认为,情感实体化终将导致现实崩解。”
话音未落,为首的灰袍人举起权杖,杖尖刻着一道封印符文。他开口,声音却不属于人类喉部发声,而是直接在所有人脑海中炸响:
>**“停??止??说??话。”**
刹那间,码头上的语流光芒骤然黯淡。那个写诗的少年手指僵住,粉笔断裂;老妇人收音机发出刺耳杂音,随即熄灭。就连空气中漂浮的光蝶也纷纷坠落,化为灰烬。
彼得感到胸口一阵剧痛,命名之笔竟开始发烫,仿佛要脱离掌控。他咬牙跪地,听见小萤怒吼:“他在用‘反义场’压制集体潜意识!快打破他的共鸣链!”
彼得起身,强忍眩晕冲向前方。他知道,这类高阶语能者并非靠物理攻击作战,而是通过扭曲语言本义来瓦解他人表达意志。比如你说“爱”,他会注入“占有”的定义;你说“自由”,他便链接“混乱”的联想??久而久之,人们连开口的勇气都会消失。
他举起黑曜石笔,在空中划下一字:
**“允”**
光痕炸裂,如同星辰迸发。那一瞬,百余人同时感受到内心深处某个角落被轻轻推开??那是长久以来被自己否定的部分:软弱、嫉妒、羞耻、渴望被爱……
“我……我想哭……”一个孩子抽泣着说。
“我不想再假装坚强了……”一名退伍军人哽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