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琢磨起修行事宜,练气修士第一层,內照。
讲的是有师承的练气士,让其宗门长辈打入一缕灵力,唤醒体內沉睡的念头。
从而宛如多出一双眼睛,能够看到身体內部经络情况,找出上中下三块丹田的位置。
而练气二层的引气期,则是按照修行的经书法诀,吸引天地元气入体。
这个时候的气,还不算真正的灵气。
而是元气。
与李虎平日修行的真气,略有区別。
要说不同。
大抵是修真法诀,引导气行径的路线不同,目的也不同。
另外元气比真气更为乾净,纯粹。
武夫锻炼的是下丹田,用尾閭下关储蓄气力,更多是自身血肉中诞生的一缕血气与元气结合而成就各种不同属性真气。
而修仙。
需要开发的是中丹田。
匯聚入中丹田的元气,在夹脊中关穴窍。
与下丹田不同,夹脊关窍的元气,会返回流入四肢百骸,而不是一直存在於下丹田。
武夫要把下丹田改造成气海。
但是修仙是没有这样一个步骤与概念。
练气三层的锻体就是打磨身躯,把气存於中丹田,发散给四肢百骸。
从而壮大经络,不至於让狂野,没被驯化的元气冲爆自身的血管。
而练气中期,练气四层聚元。
就是把天地元气,引入上丹田玉京穴窍的过程。
卢玄机解释说:“前朝謫仙人,有一段『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髮受长生。就是隱晦提点苦难眾生,如何修行。可惜世人难有悟道者。”
这个玉京,实际上就是上丹田的位置。
练气五层的养神就是把玉京穴窍给灌满。
练气六层的开窍,就是衝破玉京穴。
直达的灵台,灵台也就是头顶囟门的位置,武夫又把此穴窍叫做百会穴。
元气入灵台,那就是练气七层。
习武之人一般是没人会把真气冲入百会穴。
因为一旦不慎,下场很惨。
最轻也是变成痴呆,传闻有一些江湖武夫为了衝击传说中虚无縹緲的先天境界。
真气灌入头顶,结果没控制住,直接把自己的头颅给顶掉了。
脑袋从脖子硬生生断开,头颅冲天飞起,死得不能再死。
临死前,那颗飞起的头颅甚至还能哇哇大叫两声,形容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