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成大唐皇长孙 > 第286章 改革(第1页)

第286章 改革(第1页)

武德十一年中。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当今的四位宰相,全部都在同一天提出来要致仕。这对于大唐的官场来说,绝对算是一场大地震了。毕竟这是文官的最高位置了。虽然经过了两三年的过度,这些宰相掌握的权利已经不是那么多了。但是他们在大唐的影响力还是不能忽视的。任何一位宰相背后,都是有着一个大家族,以及一大批的门生故旧。这些宰相就是这些人的代表,是这些人的旗帜。如今旗帜倒下去了,下面的人自然是会有各种各样担忧。这不是李承宗希望看到的局面。所以哪怕是客套,他也是选择了当场拒绝这些大臣的提议。当了,裴寂、封德彝几个是知道李渊一定要自己走人。至于以后李承宗是不是会继续启用他们,那是以后的事情。所以搞出了一个三请三让的把戏之后,最终四位宰相还是真的致仕了。“阿耶,我看陛下是真的想要让你留任的,为何您一直坚持要致仕呢?”萧府之中,萧锐急的团团转。刚开始的时候,他以为自己阿耶只是象征性的提一提。没想到现在真的把宰相的位置给搞丢了。这怎么搞?虽然还有国公的勋爵,但是这跟实权的官位能一样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陛下现在只是要我等致仕,已经算是比较克制了。”在萧瑀看来,虽然要求自己致仕的是李渊,但是他肯定是把账算在了李承宗身上。毕竟不管李承宗有没有跟李渊说什么,李渊会做出这个决定,肯定都是因为李承宗的原因。“我们萧家在江南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陛下就如此摆了你的官,他就不怕江南不稳?”萧锐情急之中,什么话都说了出来。“慎言!”萧瑀脸色一变,情不自禁的看了看四周。好在是在自己的书房之中,消息应该不至于泄露。要不然单单萧锐这句话,萧家就得脱一层皮啊。毕竟,谋反这个东西,不管是谁,只要沾染上了,就没有好下场。“阿翁,太上皇真的要离开长安城,去大唐各地游玩吗?”萧锐沉默了一会,不甘心的继续问道。“除了当初打江山的时候,陛下基本上都没有怎么去过各地。如今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各地应该都是在发生了许多变化。也许太上皇是真的想要去各地看一看吧。”一向聪明的萧瑀,这一次也有点把握不住情况了。实在是李渊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有点太过突然。“你可不可以找一个理由,让太上皇不要带着你离开长安城呢?”在萧锐看来,只要还在长安城,就还有起来的机会。如果离开了,虽然李承宗也还是有可能想到他们的,但是概率就要低很多了。“没有必要,这个时候,离开长安城躲一躲风头,也是好的。”萧锐:…………大唐的官员太少了。没错,就是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一个县里头,吃皇粮的往往就只有县令、县丞、县尉三个,甚至有些地方就只有县令和县丞两个。虽然这些人身边都会雇佣一些胥吏来协助管理,整个县衙往往会有上百号人。但是跟后世相比,完全是不够看的。县里面是这样子的,到了长安城,也好不到哪里去。六部的级别虽然挺高的,但是每个部的官员数量其实也是一点都不多当然了,这个年代官员负责的东西也没有后世那么多,所以人数少也有人家人数少的理由。只是李承宗显然是不习惯这样子的方式。在他看来,中央朝廷如果不能把触手影响到每个县,每个镇,那么这个统治就是不够稳的。增加人口流动,虽然会多很多管理问题。但是对于打压世家勋贵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其实是有好处的。趁着四个宰相都致仕的机会,李承宗自然也想要做点什么。“陛下,我大唐现在都是各地的大行台在管理者州县,如果要变更的话,那么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褚遂良和马周作为李承宗的亲信,这些事情肯定是第一时间就收到了风声。虽然还没有确定要改革,但是事前的讨论已经开始了。越是重大的事情,参会人员的数量就越少。那种几百上千人的会议,注定都是走流程的。大事都是事前就已经定好了。“现在的管理台混乱了,朝廷对于各县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从今以后,各县县令的任命,都需要经过吏部的考核。各州的刺史,原则上都需要来长安城述职一次。”改革,首先改的肯定是人。要不然的话,怎么改革都是没有什么用的。而要改变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用人上面着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这些官员在官场上,图的不就是升官发财嘛。这个时候,谁掌握着升官的权利,谁就掌握着话语权。之前的时候,大行台的权利也是五花八门。县令的任命基本上都是大行台在负责,部分州的刺史也都是大行台直接任命了。哪怕是给到长安城走流程,那也基本上是真的在走流程。李承宗对这个情况,显然是不满意的。“这个应该问题不大,只不过这么一来,就有可能出现一些州的新刺史不在岗位的情况。”这年头可没有飞机和高铁给你选择。距离长安城近一些的州县还好,十天半月就能赶回去。像是岭南这些地方,你一来一去的,大半年的时间就没有了。“朕准备把目前大行台、州、县的结构,重新梳理一下。一些很小的县,该合并的就要合并。今后朕准备把大唐分为十到十五个道,朝廷六部只要把各道管理好就行。而各道则是管着下面的各个州,每个到下辖十到二十个州。每个州下面再管理十个左右的县。如此一级一级的管理,让朝廷的政令能够顺畅的运行下去。”李承宗登基以来,第一次提出了大改革的观点。褚遂良和马周自然不会立马站出来反对。但是这种改革的利弊,他们肯定是要好好的分析分析。:()大唐皇长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