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成大唐皇长孙 > 第134章 还真的要加税啊(第1页)

第134章 还真的要加税啊(第1页)

税收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君不见后世有许多国家的税务机关,那都是有武器装备的。许多商人不怕得罪各个政府部门,但是就怕得罪税务部门。可想而知,税这个东西是多么的特别。眼下李承宗提到了朝廷赋税不足,想要提高的话题,立马就刺激到了众人的敏感神经。“裴相、萧相、郑尚书,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向普通百姓加税了?相反的,我认为朝廷应该向天下的普通农户宣布,大唐今后永不加税!”李承宗苦笑着看着大家,知道他们肯定是误会自己的意识了。“永不加税?”这一下,李渊坐不住了。这四个字,威力很大啊。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他在史书上肯定可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的,以农为本,农户是我大唐稳定的根基,所以对于普通农户,朝廷完全可以公布永不加税,让他们安安心心的种植粮食。也让一些逃户、山民能够安安心心的去当一个农户。”李承宗虽然很重视工业和商业。但是他从来没有看不起农户,从来没有不重视农业。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更加不会有。“农户确实是大唐的根基,如果能够稳住他们的心,对于大唐是很有好处的。特别是在那些新收拢回来的地方,永不加税的承诺,对于地方安定是有着非常大的好处的。”这个时候,裴寂果断的选择了支持李承宗。永不加税啊!这个说法,真的威力十足。虽然到时候的好处肯定大部分都会被李渊拿走,但是他这个宰相,肯定也能在史书上沾光的。“陛下如此圣明,大唐自然是可以不断的发展。但是几十年后,甚至几百年后的帝王,是否还能像陛下一样圣明,那就不好说了。朝廷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宣布对农户永不加税,微臣也是觉得极好的。”萧瑀有点意外的看了看李承宗,最终也是选择了支持他的观点。没办法,这样一个观点,谁都很难去反驳啊。李承宗这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啊。刚刚说要增加赋税的是他,现在要说给农户承诺永不加赋的也是他。这皇长孙,让人有点看不透啊。“大郎,你这个提议不错。朕同意了!”李渊没有太多的犹豫,果断的选择了接受“永不加赋”的说法。“世子,朝廷的赋税,大部分都是从农户手中征收的。对于永不加赋这个提议,民部自然也是赞同的。但是您说的要增加赋税,这可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啊。”郑善果这话一出口,裴寂和萧瑀都忍不住点了点头。就连李渊也觉得李承宗的要求,确实是强人所难。“郑尚书,永不加赋是针对农户的。开源节流,我们除了不能给农户增加赋税,还可以从别的地方想办法啊。”“什么办法?”“大唐到现在为止,都是没有商税的,这显然是极其不正常的。虽然大家觉得商税的增收很有难度,并且金额可能也不多,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去做。”“世子您想要朝廷征收商税?”郑善果很是诧异的看着李承宗。这个说法,虽然不是没有人提过,但是绝对不受朝中主流观点的认可。所以历史上,哪怕是到了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商税都是没有征收的。“大郎,朕可是听说渭水新城旗下有不少的作坊,不管是水晶制品还是造纸,亦或是羊毛线和棉布,还是说伏俟城那边的精盐,可都是你的重要财源。这朝廷要征收商税的话,可是要一视同仁的哦。”李渊这话就差没有直接说,你提议征收商税,岂不是挥刀自宫?这个情况,你就没有想到过吗?大唐现在最大的商家,虽然不确定是不是你李承宗。但是你李承宗,绝对算是大唐的大商家。并且,其他世家大族虽然拥有很多商业,但是他们有许多办法来规避征税。可李承宗的产业,被无数人盯着。一旦朝廷真的要征收商税的话,是不可能逃得走的。“阿翁,您说的没有错,这些都是孙儿的重要财源。不过,孙儿的东西,就是陛下的东西。陛下的东西,就是大唐的东西。反过来,这也是一样成立的。只要能够给朝廷做贡献,孙儿就是多缴纳一些商税,又能算什么呢?”李承宗这话一出口,李渊立马就感动了。真是自己的好孙儿啊。如此的大公无私。“陛下,商税的征收,对于提高朝廷的赋税收入,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要把商税征收上来,估计是非常困难的。”郑善果作为民部尚书,自然是支持征收商税的。但是作为荥阳郑氏的子弟,他肯定是不希望朝廷征收商税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所以此时此刻,他提出了一个很是客观的困难。征税,也是需要成本的。为什么各个朝代都:()大唐皇长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