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乐文 > 第463章 天下第一草书(第2页)

第463章 天下第一草书(第2页)

蔡京的《伏观帖》?

平心而论,蔡京的书法造谛并不比苏轼与米芾,及黄庭坚低,在明代之前,这四人被并称为“宋四家”。但因为是出了名奸佞,为后人所不齿,明代时,被硬生生的给挪了出来,换成了堂兄蔡襄。

既便如此,这幅字放在省一级博物馆,也是妥妥的镇馆之宝。

再往下看……范宽的《万里江山图》?

啧啧,整整七米多长?

而第一眼,三个人就被右上方的题帗和钤印所吸引,再也舍不得挪开目光:太祖赵匡胤的《一字一花》、太宗赵光义的《太平兴国》、真宗赵恒《咸平秘阁》、仁宗赵祯的《天圣》……

从太祖赵匡胤到徽宗赵佶,一位都没少。

特别是徽宗皇宗:葫形《御书》、方《双龙》、圆《双龙》、《宣和》、《政和》……他的七枚鉴赏收藏印,在这上面盖了个遍。

乾隆盖章狂魔习惯,就是跟他学的:“我所见既我所有”。

而最罕见的,则是盖在最上方的第一枚印:上面一个“一”字,下面则是一朵花:花押印鼻祖,宋代祖赵匡胤的《一字一花》印。

这是何安邦第二次见这枚印,第一次见是在故宫中清廷内藏,相国寺(大宋国寺)第一代主持守能为杜太后(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之母)手抄的《金刚经》上。

所以不用猜,这一幅,绝对是范宽“奉旨之作”……奉太祖赵匡胤之命。

再看画……范宽为“北宋三大家”之一,造诣之高,比之作《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作《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只高不低。

再说艺术成就与其代表性,《清明上河图》与《千里江山图》同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那这一幅呢?

更关键的是,那两幅上面,可没有这么多皇帝的印玺……还保存的这么好?

三人齐齐的抬起头,愕然对望:这幅画如果被弄回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不是得动动位置?

将将咧开嘴,马献明又板住了脸:笑个屁?

这东西,还在近百公里外的山洞里躺着呢,说不定哪天,就被野兽给撕成好几片了。

就像之前的那两幅……

他摇摇头,又点开视频:

再往下看:好家伙,欧阳修的《再和明妃曲》、王安石真迹,《上时政疏》?

我靠,竟然还有苏轼真迹?

还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哈哈哈……加上题记,整整四百五十个字?

如果给两宋时期的字画名家排个号,苏轼铁铁的排第一。什么这家那家,包括黄庭坚、蔡襄、李成、范宽,以及是董源、米芾,甚至是与他有授业之恩,提拔之义的欧阳修都要往后排。

就这一幅字,能在京城买几十座四合院信不信?

至此,“北宋三大家”、“宋四家”算是凑全了……

不,这么讲不对,有两位不是:欧阳修和王安石。

但除了苏轼,其余“六家”合起来,也比不上他们俩,这两位既是名家,又是名相,其作品已经不能用“艺术成就”来概括,更要结合他们的身份及作品所具有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特别是两人联合起草的《上时政疏》,从某种程度而言,比宋代皇帝圣旨的价值都要高……

顿然,三人的心情好了不少:有这么多、代表性这么高的名家之作,偶尔有几幅因意外损毁的字画,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过了一会,他们才知道,高兴的着实有点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