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眼熟!”马献明托着下巴,“这肯定是照着画构的图,然后织成,所以肯定有原画……都想想,咱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要是咱们仨都见过,那就绝非籍籍无名之物,说不定就上过拍,也说不定是哪家博物馆的珍藏……嗯,珍藏?”
何安邦猛的一顿:“沪上博物馆的《莲塘乳鸭图》……”
马献明和王永谦愣了一下,恍然大悟:早该想起来的!
非绢上作画,而是缂锦织画,世上有几幅?
而且织的这么精细,更是少之又少,印象自然更为深刻。
现在再看,可不就的沪博的那一幅一模一样?
好家伙,那一幅,可是沪博的镇馆之宝……
“我记得沪博那幅,出自北宋内廷?”
“对,织成之时,宋徽宗还题过诗”
“那这幅呢?”
何安邦咬着牙:“还用着说?”
马献明和王永谦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这里风水法阵,对比青龙山、对比浑善古城,这里出现一张宋代宫廷缂锦织本并不算出奇。
再对比之前看到了周甗,真假更是不用怀疑。
但能被沪博当做镇馆之宝的东西,却跟抹布一样,撕得破破烂烂,丝丝缕缕?
太糟蹋东西了……
“谁撕的?”
“天知道?”
“那剩下半张呢?”
“可能还在地上……”何安邦点开视频,“看,李定安捡起来了?唉,好像不是……”
当然不是:《荷塘乳鸭图》是织本,李定安捡起来的这半张,却成了画本?
“绢本的水墨山水……何馆、马所,这画可以啊?”
何止是可以?
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构图层次分明,填色细节丰富,山水之间充满真实自然之感。
再看技法:苔点细密、皴如披麻、浓淡相参、极尽变化……必为名家之作。
“谁画的?”
“看不出来……但这里有印:缉熙之宝……这是南宋缉熙殿珍藏?”
“缉熙殿算个屁?看到没有:寶晉書印……这是米芾的上品印,非名家书画不钤……嗯,还有跋?不对,这是题纪……”
何安邦眼睛一瞪:“北苑副使臣董源画……这……董源?”
马献明和王永谦也愣住了:北宋董源?
登然间,他们觉得之前那副《荷塘乳鸭图》,好像也就那样?
这可是董源,北宋第一家。
为了他的《溪岸图》,美国最大的大都会博物馆专门建了一个厅。
而他的流存于世的作品又有多少?
要是以前,估计没有上千幅,至少也有上百幅。但自从红外技术和量子技术应用于文物鉴定之后,答案是只有一幅: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溪岸图》。
其余,包括收藏于台北故宫的《江堤晚景》、日本的《寒林重汀图》、沪博的《夏山图》、辽博的《夏景山口待渡图》等等等等,全部都是元明时期的伪作。
其中更包括故宫的《潇湘图》,经鉴定是董其昌伪作。还有台北那幅《江堤晚景》,后证明是张大千臆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