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如梦初醒,拿机器的拿机器,取工具的取工具。
刚刚解冻,翁金河才进入平水期,所以河滩很宽,滩岸上四处都是裸石。
跳下河岸,李定安盯着河堤:像是人为修成的,一段条石堆成的弧形石墙夹在河堤中间。
“这是……墓墙?”
于徽音一脸惊奇,“我之前还以为牧民砌的羊圈?”
“就是羊圈……看,条石与条石中间还有羊粪。”
不然这么明显的墓墙,哪能轮到李定安来发现?
“啊?”
“但这些石头,绝对是从墓墙上拆下来的!”
太整齐了,条形石板几乎一般大小,摆明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砌个羊圈而已,牧民又没有强迫症?
转眼间,队员拿来机器,李定安跳上河岸:“以此为中心,往东探:注意,十有八九是积石墓,墓室特征极为明显:四周堆石为墙,棺椁顶部与墓坑四周有木炭层,墓室大概率中空,如果是实心,只会是塌陷造成的沙土……”
登时间,队员们行动起来。
“已经砌成了羊圈,会不会已经被盗了?”
“可能,但顶多也就盗了一两座。”
“意思是很多?”
“反正不会少!”
《旧唐书·突厥传》:其国人葬之,衣服及葬殡与中原略同……所以,突厥人的土葬要么是土坑墓,要么是石室墓。
只有更早的匈奴人才会“积石为墓”。
再看这些条石,大小、长短,甚至薄厚都相差无几,主人为匈奴贵族无疑。
《史记·匈奴列传》:其送死,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至数千百人……
《汉书·匈奴传》:其送死,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至数十百人……
《颜师古注解说》(隋):殉者或数十人,或百人。
几百上千人殉葬属实有点夸张,但已发掘的匈奴贵族墓葬,陪墓最少的也在十座以上。
经此推算,这附近最少也应该还有个八九一十座墓。
“这么多,那就是墓葬群?”于徽音左右瞅了瞅,压低声音:“但为什么要背着巴特教授?”
李定安叹了口气:“万一发现大墓怎么办?”
不用怀疑:蒙古国的考古研究,九成都靠得是墓葬,如果是大墓,国立分校肯定会扔下中方考察团……
所以必须得悄悄的探一下:小墓无所谓,该上报就上报。万一是大墓,别说上报,说不好他还得帮着埋住点。
当然,等找到风水遗址,帮着他们发掘,甚至是研究一下也不是不行……
说了几句,李定安又拿出古地理图,仔细对照。
杭爱山下,翁金河上游,山之东,河之西……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
如果有墓,估计不会小。
正暗忖间,方志杰朝他挥了挥手:“李老师,你来看?”
不远,离河岸也就十多米,李定安快步跑了过去。
地磁波呈扇形扫描,探测图像很是清晰:大概地下四米,一座圆形的积石建筑,直径将将两米出头。
匈奴墓没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