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思成听的很仔细,不时的会翻一下手里的资料,但并不是现在上校讲解的TC3,而是一份标有加密标识的东西。
写的笼里笼统,云山雾罩,但如果是内行,一看就知道,这份材料上面罗列着英、法、德等国现役主战坦克的各项数据。
越看,于思成的眉头就皱的越紧。
直到上校讲完,他才直起腰,指了指资料:“哪来的?”
郭彬没说话,眨巴了两下眼睛,意思格外明确:你觉得呢?
北边那两家脑浆子都快要打出来的,除了老美,英、德、法现役装备,特别是陆军装备,什么样的找不到?
于思成秒懂。
“这上面……就这个……”他指了指有关坦克装甲的数据:“这几家的装甲材料是不是和我们的一样?”
“对,都是特种陶瓷。”
“数据对比呢?”
“还是有点差距的!”郭彬摇摇头,“这还是英法德,比起老美,差的更多。”
这个着实没办法,毕竟比人家起步要晚好几十年。
于思成点点头,努力的回忆了一下:“我记得,上次有关部门发来的案卷记录中,也有类似的数据,那个是多少?”
你个门外汉能看懂就不错了,竟然还能记得住?
郭彬一脸讶然,稍一顿,又叹了口气:“强于日本,低于美国,基本和英德持平!”
怎么可能?
这下轮到于思成吃惊了。
所谓的有关部门,指的是海外部门,那些案卷,基本都是有关林子良光瓷类材料的有关数据。
基中有整流罩(战斗机),光介质瓷(红外制导),也有陶瓷装甲。
因为和李定安有关,所以于思成看的格外认真。但他没想到,林子良的光瓷技术研究水平,竟然高到了这种程度?
“我们猜测,他应该得到过技术支持,但更可能的,还是他自行研究的成果……别怀疑,对于天才而言,手搓导弹并非全是神话,何况陶瓷?”
于思成哑口无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辈们在大西北的戈壁里,真就是一半靠手搓……
稍一顿,他又叹了一口气:“如果让李定安研究呢?”
郭彬“呵”的一声:“林子良算个屁!”
于思成又不吱声了。
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熟悉,所以郭彬的这句话水份很大,目的只是想尽快把李定安弄到科创局。
但正因为熟悉,所以他很清楚,郭彬有多急切,对李定安又有多重视。
再看他此时敷衍了事的态度:让李定安来研究,成果绝对比屏幕中的TC3要强的强……绝对是这个意思!
“老郭,你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夸张?”
郭彬扯了扯嘴角:林子良研究出具有红外介质属性的光瓷用了多久?
至少十年。
李定安反推,又用了多久?
不到一个月……
所以,只要样品足够,只要李定安稍微用点心,林子良的技术对他而言,就隔着一张纸,捅破轻轻松松。
耐心再多一点,李定安超过林子良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样的人才不赶快扒拉过来也就罢了,你还由着他浪,甚至浪到了国外?
正想给于思成解释解释,再劝一劝,手机“嗡嗡”的响了两下。
这是私人手机,知道的没几个,于思成瞅了一眼:徽音?
想了想,他朝着集团和研究所的领导示意了一下,然后站起身,边往外走边接通手机:“囡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