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大学哪是那么容易考的。”
宋四爷心中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这是宋全家里的事。
只是高考才恢复几年,真正能考上大学的有多少人?
既耽误时间又浪费钱。
然后换做从前,宋四爷高低得劝两句。
现在的日子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能够识得几个大字就够了,用不着给家里面增添那么多的负担。
但现在情况不同,宋大勇有工作。
包吃包住的好饭碗,那真的是十里八乡都不容易找到的好工作。
宋全家里也就只有两个孩子。
宋大勇和宋艳能读几年书,也正是因为家里面的孩子少。
胡淑和宋全两人又肯吃苦,听从战场上回来的宋四爷说读书好,甭管条件再怎么艰苦,硬是咬牙让兄妹俩有学上。
现在讲究的还是多子多福。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生很多孩子。
特别是没什么娱乐设施,天一黑就蒙上被子睡觉。
比起七八个孩子,五六个孩子人家户,宋全和胡淑夫妻俩可没少被人催,希望他们能多生几个孩子,未来也能够彼此帮扶。
两人本来也有再生一两个的想法,可惜这么多年一直没怀上。
“女孩子家家读那么多书干嘛。”
有人小声说了一句,实在不能理解宋大勇的想法。
能考上大学的,那是文曲星转世。
甭说他们这种小地方了,就连县城里面考上大学的也是数一数二的。
宋艳这孩子是聪明,他们不否认。
可是考大学,确实比较悬。
以前浪费那个钱还不如好好存下来,争取以后当个万元户,再娶一个贤惠漂亮的媳妇,那日子不得过得风风火火的。
“小勇啊,不是婶说你,读书那是多么耗钱的事情,就连离咱们宋家村最近的高中也是在城里面,你住厂里面,那让小艳住在哪里?”
“读书有啥用,最后还不是要嫁人。”
“就是啊,最后还不是也得该挖土的时候挖土,该干嘛干嘛,瞎花那个钱干嘛,有那个钱,还不如好好的孝顺你爸妈。”
“他们带你这么大,多辛苦啊。”
或许他们是真的好心提醒,也或许是他们的认知局限于此,若换做曾经的陆粥,或许会生气,然后理直气壮的告诉他们读书的好处。
可是现在,她只觉得悲哀。
只觉得自己要为祖国出一份力,尽力改变这种糟糕的现状。
她不能站在时代的风口上,去嘲笑和高高在上的批判这些人。
会好的。
陆粥想,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