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讲,就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绕了。
仁而爱人,谦虚有礼,有长公子之风的皇长孙殿下要定亲了,自然是喜大普奔的一件大事。
尤其是在这次雪灾中受到了皇长孙赵郢和通武侯府恩惠的百姓,更是奔走相庆,在他们看来,两个这么好的人能走到一起,那自然是天作之合,没有什么比这更合适的了。
所以,消息传出来自之后,甚至有不少百姓,到门前祝贺。
也没什么值得说出去的贺礼。
有偷偷在长公子府门口放一篮子鸡蛋的,有在长公子府放一只老母鸡的,有人拿不出这些,只是纳了一双鞋垫,送了一双布鞋……
但架不住人多啊。
门口的侍卫拦都拦不住,到最后,看着府门前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风中凌乱。
到最后,还是听到消息的女主人芈姬从府里走出来,对这些百姓再三道谢,让人帮这把东西仔细收起去,又拦住人,一一回礼了,这才算告一段落。
回礼很丰厚,远超了自己送出的贺礼。
但正因如此,很多心中感念皇长孙恩德的百姓反而不好意思再去府门前送贺礼了。但皇长孙仁厚慷慨的名声,却反而传得更广,更深入民心了。
长公子府。
看着芈姬头顶忽然大涨的命格,许负不由陷入了沉思。
长公子夫人命格中缠绕的黑气,不仅直接褪去了大半,而且变得愈发不可推测起来。
所以,所有跟长公子这个充满变数的命格有纠缠的人,命格也都会变得不可测吗?
比如自己那位便宜的师兄……
章台宫。
听到黑说起长公子府门前的热闹和百姓对赵郢的推崇,始皇帝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意。同样是仁而爱人,性情宽厚,自家这个孙子,比自己那个倒霉儿子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扶苏,顶对就算是妇人之仁,迂腐拘泥,自己这位孙子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不说别的,单看咸阳城内,百家的反应就能看出端倪了。
扶苏的时候,几乎与淳于越这些儒家学徒打成一片,动辄孔孟,言必称仁。到了赵郢这里,儒家、墨家、道家、农家,甚至是被他折腾的欲仙欲死的方家术士,都纷纷登门道贺。
而赵郢对他们的态度,也与扶苏单纯的礼贤下士不同。
他礼贤下士,但手段却霸道凌厉,所有人,都只能为之奔走效力。
两者之间,不可以道里计!
但作为这门亲事的当事人,赵郢却因此遭遇了新的小烦恼,要订婚了,按照大秦的风俗,他反而没办法偷偷去见王南了……
不得已,他只能再次剽窃了前世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用毛笔写好,然后又让人专门的装裱起来,给王南送了过去。
穿越之后,他真的很少写诗。
一是因为,到了他这个身份地位,早已经过了需要剽窃前世的诗词经典,来为撑门面的阶段,二是,对于他来讲,写这些,未必能在始皇帝面前讨喜。
所以,这些诗词,只能偶尔拿来哄小姑娘们开心了。
就比如现在。
通武侯府,后花园,看着赵郢让人送来的这首小诗,王南脸色羞红,眼波流转,眉宇间竟是盈盈的春意。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此物最相思……”
所以,才几日不见,就已经忍不住想我了吗?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羞人的画面,王南忍不住俏脸飞红,轻唾了一口,在前来送字画丫鬟异样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收起字画,一溜烟地躲到自己房间里去了。
然后,不等丫鬟反应过来,又从房间里快步走出来,红着脸把一个精致的香囊塞到丫鬟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