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thebottomofmysoul,Iamsorry。”
翻译器同步输出中文文本,一行行滚动在屏幕上。
林婉跪坐在地,双手紧紧抱住录音机,仿佛怕它突然消失。她听得出,这不是合成音,也不是系统伪造。那是真实的悔恨,穿越半个世纪,在一位陌生老人的梦境中完成传递。
语言树替历史补上了这一句道歉。
而她终于相信,有些话,哪怕迟了八十年,也值得被听见。
离开研究所时,夕阳染红了整片枫林。沈清瑶走在她身侧,忽然开口:“你知道吗?全球已有超过两万人登记成为‘言语收容师’。他们不拿工资,不做宣传,只是默默记录身边人的故事。云南、西伯利亚、撒哈拉边缘的游牧部落……甚至南极科考站都有人在做这件事。”
林婉望着天边晚霞,轻声问:“你觉得,这是语言树的影响还在延续吗?”
“也许吧。”沈清瑶微笑,“但也可能是人类本就拥有这种能力,只是太久没人提醒他们去使用。”
回国途中,飞机穿越云层,舷窗外星辰初现。
林婉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写下新的条目:
>【言语收容师守则?第七条】
>不追求完美表达,不评判内容价值。
>唯一的任务是:
>让说话者确信??
>有人正在全神贯注地听。
>并且,这句话会被妥善保管,永不嘲笑,永不遗忘。
抵达云南当晚,村里传来消息:那位曾说“爸爸走的时候没说再见”的小女孩,夜里突发高烧,意识模糊中一直重复一句话:“你回来啊……我把话说完了,你能不能也说一句?”
林婉连夜赶到她家,坐在床边握住她的手。孩子额头滚烫,眼神涣散,嘴里喃喃不止。
她俯身贴近,轻声说:“我在听。你说,我都听着呢。”
小女孩似乎感知到了什么,嘴唇微动:
>“爸爸……那天你出门前,我想抱你一下……可我没敢。
>现在我每天都说一遍:我爱你。
>你说句话好不好?
>就一句就行……”
林婉心头剧震。
她立刻取出录音笔,播放了一段尘封已久的音频??那是九年前,周临川执行任务前最后一次通话录音,原本只录下了他单方面的告别。但在共心仪关闭前夕,系统曾自动回溯并重构了部分缺失数据,竟奇迹般还原出了林婉当时的回应。
此刻,她将那段“我爱你”剪辑出来,单独循环播放,贴近女孩耳边。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回来了,而是因为即使你消失了九年,我还是每天都在听你说‘等我回来’。”
一遍,又一遍。
不知过了多久,女孩呼吸渐渐平稳,嘴角浮现出一丝安心的笑意,低语道:
>“爸爸……你听到了吗?
>妈妈说,只要有人一直说着‘我爱你’,你就还能听见……
>那我也变成声音好了,飘进风里,飘进雨里,一直说着,直到你也听见……”
翌日清晨,女孩退烧醒来,第一句话是:“林老师,我梦见爸爸回来了。他说,谢谢你替我说完那些话。”
林婉抱着她,久久无言。
几天后,她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设立了一个“声音信箱”??一个木制小盒,上面刻着两行字:
>把说不出口的话写下来,塞进来。
>总有人会来读,会听,会记住。
第一天,投入三封信。
第三天,十二封。